图形 王若静 制
城乡统筹网讯:又一区域乳企开始了在重庆市场的“征途”。昨日记者获悉,云南乳企皇氏来思尔悄然进入重庆市场,在一路招兵买马的同时,已经开始在市内各大商场亮相,剑指高端市场。这离新希望华西离开重庆市场不到两年,离西安银桥退出重庆周边不到一年。
事实上,三聚氰胺事件后,全国性乳企遭遇重创,区域乳企纷纷看准机会借势而上。在获得了资金、奶源、产能等扩张要素后,区域乳企的新一轮混战在各地展开。
云南乳企杀入重庆市场
伊利、蒙牛、光明、天友、奶牛梦工厂……如今,超市冷藏柜里的这些常见乳制品品牌,可以说就是重庆液态奶市场的全部。但未来,这一切或将渐渐改变。
“我们已经在重庆部分超市铺货,也开始接到一些团购订单了。”昨日,广西皇氏乳业执行董事、云南皇氏来思尔的“操盘手”华昌明告诉记者,皇氏来思尔包括木瓜奶、真味核桃乳、摩菲酸酪乳等三大种类6种产品,已经正式开始了在重庆市场的布局。
2010年,广西皇氏乳业凭借水牛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斥资9000余万元,成功拿下了云南第三大乳企来思尔。在对其进行一系列调整后,以此作为起点,开始了在西南市场的突围。
“主要做的就是高端市场,独一无二的水牛奶资源和自有菌种是最大的优势。”华昌明透露,目前在重庆销售的产品主要通过团购和预定,价格是现有同类产品的两倍。尽管生产场地远在云南大理,但为了保证竞争力,减小距离带来的产品时差问题,包括乳酪等低温产品均通过空运入渝。
重庆乳品市场向来不乏新面孔,但是能够真正存活下来的并不多。但皇氏来思尔杀入重庆市场,因其背后的广西皇氏乳业以及“操盘手”华昌明的出现,令其结果出现了些许变数。
记者了解到,今年60岁的华昌明,10年前曾担任天友乳业总经理,曾带领新希望、光明等品牌进入重庆。华昌明对于重庆市场乃至天友内部都了如指掌。
本地乳企拉开攻守之势
姑且不论皇氏乳业曲线入渝会为重庆市场带来何种改变,不可否认的是,看似平静的重庆液态奶市场已经暗潮汹涌。一场攻守之战正在上演。
“无论是谁进入,天友一直处于备战状态。”昨日,重庆农投集团副总裁、天友乳业总经理刘丹向记者透露。
收购宁夏黄河乳业后,天友开始在西北市场布局,但对于重庆市场,天友并没有放松。相反,天友正通过各个层面发力,试图牢牢掌控目前的市场,甚至取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刘丹透露,今年,天友将在主城范围启动新一轮“千店”计划,在现有1.6万个销售点的基础上,在主城范围新增千家门店,主要分布在一些新建社区,实现主城范围销售网络的无缝覆盖,并且进一步扩大送奶到户的范围。
针对高端市场,天友同样动作频频。尽管已经拥有百特、圣提斯、贝贝星、妙奇等多个子品牌,有着近80个产品种类,天友仍将进一步推出高端新品,并且成立大客户部专攻高端市场,在消费层面上也实现全覆盖。
本地另一乳品企业光大乳业相关负责人也透露,因为定位中高端,梦工厂每年的销售增长在70%左右。随着高端市场的消费扩张,尤其是区县市场潜力的爆发,在不断推出新品之外,这一板块也将突围。
成败取决于高端市场
西部乳业协会秘书长王伟民认为,区域乳企拥有奶源、技术、品牌,但它们想要成功进入新市场,并且“长期待下去”,并非易事。多年来,各地乳企在重庆市场上的进进出出,就很能说明情况了。
最近十多年来,重庆乳品市场一直都显示出“强龙难压地头蛇”的局面。由于本地品牌天友表现得极其强势,所以无论是本地品牌海浪、太易、三高,还是区域品牌华西、菊乐,都纷纷折戟重庆市场。即便是全国性品牌伊利、蒙牛等,在重庆市场上也只能通过商场占据一席之地。而新希望华西在过去10年曾两度进入重庆市场,均无功而返。
根据行业内提供的数据,在商超这类开放的全竞争平台上,全国性品牌伊利、蒙牛、光明和本地品牌分庭抗争。然而,在社区销售点等封闭渠道上,天友乳业以1.6万个销售网点,占据了全市液态奶70%的市场份额。
“全国性品牌撼动起来都很吃力,更何况区域二三线乳企?”王伟民说。
此前,新希望华西悄然进入重庆,两年前又悄然离去,其总经理朱川曾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天友在重庆太强大,短期内我们没有再进入重庆市场的打算。”
区域市场真是铁板一块?突破口在哪里?“打造健康高端特色乳制品,是最大的突破口。”尚普咨询评论员张茹分析,在品牌推广得力的情况下,与当地乳企差异化经营,是唯一的突破口。对于盘踞当地的乳品企业来说,大都长期服务大众市场,具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客户群往往集中在中低端,而自身品牌也显得更加大众化。因此,重点发力高端市场方能有所作为。
新闻纵深
诸侯羽翼渐丰 乳品行业再入战国时代
皇氏来思尔不是第一个进入重庆市场的区域乳企,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过去3年里,西安银桥、成都新希望华西在重庆市场上来了又走,无论每一次杀入的结局如何,都表明,区域乳企跨区域扩张已经成为最近几年乳品行业的又一发展趋势。
“大家对阜外市场跃跃欲试,是近两年区域乳企大肆扩张的必然结果。”西部乳业协会秘书长王伟民表示,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全国性乳企遭遇重创,区域乳企纷纷看准机会借势而上,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奶源建设、产能提升以及品牌打造。这样的发展必然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市场来支撑,因此,区域乳企向周边新市场扩张成为必然。
“融资、收购、调整、辐射周边,这就是目前区域乳企在跨区域扩张时最常用的办法。”王伟民说,从近几年奶业格局的变化可以看出,跨地并购已经是区域龙头乳企自卫与扩张的优先选择。
2010年~2012年,国内大批区域乳企收购、融资动作频频。广西皇氏乳业拿下了云南来思尔,西安银桥引入了陕煤化集团,重庆乳企天友乳业也通过收购宁夏黄河乳业成功在西北市场落子,在解决奶源掣肘的同时,加大了对周边市场如四川、贵州、湖北等阜外区域市场的把控。
与此同时,大家都对资本市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王伟民说,目前国内地方乳企如福建长富、云南东亚、重庆天友以及中原地区的河南巨尔乳业等,都在积极筹备上市,实现资本和规模的扩张。
权威乳业数据显示,中国业态乳制品消费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2%,居世界首位,到2014年,这一市场将突破千亿元。
尚普咨询评论员张茹认为,尽管市场越来越大,短期内,蒙牛、伊利、光明三足鼎立的大气候也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但各方诸侯的混战在所难免。
尚普咨询最近发布的一份中国乳制品市场分析深度研究报告显示,国内液态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国内乳制品企业开始加大了对新产能的投入,未来乳制品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这意味着,区域乳企只有不断做大做强才能立足。一方面,它们要在产品结构上作出调整,研发推广与一线品牌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区域市场,要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向其他区域扩张。
“然而,即使区域龙头乳企能够通过向全国扩张,要成长为全国性品牌的可能性还是十分小,很难撼动一线品牌的地位。”张茹说,乳品行业现有格局将发生改变,乳品市场将面临更加复杂和激烈的竞争。
王伟民则认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三足鼎立,诸侯混战”的局面,将是乳品市场的写照。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