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梦想成就现实,无数企业家用激情、创新、肯干成就了自己的致富梦。万州区长岭镇凉水村4组的张平,他把从注册资金只有10万元的微型企业发展到注册100万元的有限公司,并万州区区级龙头企业,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
工商所工作人员在养殖场实地考察。
办微企养起了鳝鱼
日前,记者一行驱车来到长岭镇凉水村四组,在行驶了一段农村公路之后,我们看到张平的养殖公司。
“从你们进来的这一段路面都是我自己硬化的,这6个堰塘也都是我承包的。里面鳝鱼、鲶鱼、珍珠都有。”一见到记者的到来,这名男子就高兴地向记者说道。他就是张平。
如何将注册资金只有10万元的微企在两年时间内发展成为注册资金100万的区级龙头企业?在光环的背后,张平也付出了汗水。
原来,早些年前,因为家庭原因,只有初中文化的张平只有背井离乡在广东沿海一带打工,体会到外地打工的艰辛后,张平又回到万州,开起了出租车、货车,也承包过小鱼塘,但是收效不明显。
2011年,他偶然在网上看到养殖鳝鱼前景非常乐观,万州养鳝鱼的人也并不是很多。他立马和朋友到湖北仙桃等地考察,学习养殖鳝鱼的技术。
虽然学到了技术,但是场地问题又让他犯了难,因为养鳝鱼一定要有充足的水源。就这样,通过多地考察水质、土地、气候过后,他最终把养殖场定在了长岭凉水村。
选好地址后,张平向当地农民流转了10几亩土地,挖成鱼塘,正式开始养起了鳝鱼。2011年7月,当地长岭工商所在经过实地核查后,通过程序,批准了张平的微企申请,张平顺利的拿到了两万多元的补助资金。
拿到补助资金后,他很快将钱投入到了场地建设中。在当时,他成为了万州第一家养殖鳝鱼的专业养殖户。
由于懂技术,加上养殖场外就有一条小河沟,鱼塘水质优良。张平喂养的鳝鱼成活率很高,每年都有上海贩鱼商固定来收购,不愁销路。但是,养殖场场地的限制也让张平犯起了难。
当地长岭工商所通过多次到养殖场实地考察,发现养殖场经营项目前景广阔,且张平是一个具有实干精神的创业者。该所多次与长岭政府经发办联系,并邀请长岭镇主要领导到该企业实地考察,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又为养殖场联系到上海对口支援资金20万元,用于改善交通及周边设施并扩充企业规模。
两年时间,10万注册金变成100万
就这样,张平的养殖场的规模一天天扩大,由最初的10亩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亩,工人也由原来的几人到现在20多人。2013年的3月,张平将自己的微型企业升级成为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由原来的10万到提升到100万元。
对这两年的发展,张平笑着说,这得全靠懂技术。
原来,张平的养殖场采用了一种立体养殖的方式,最上面一层水域养鳝鱼、下面一层养草鱼、鲢鱼、淡水蚌。这种方式既有效利用空间,又能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水就干净不混浊了。比如说一百亩的地,用来养鱼的话能利用的就有了200亩,节约了资金,单独去租地来养鳝鱼或者其他鱼,要多花成本。
对于今后的打算,张平告诉记者,等到周围的农民把这一季的稻谷割了,他还要准备扩大100亩的规模,用来修房子,修农家乐,到时候来农家乐的客人要吃鱼,就可以吃新鲜的鳝鱼、自己钓鱼。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