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国内景区门票掀新一轮涨价潮 门票经济被批短视

2013-03-29 14:30:35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管理员

城乡统筹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内景区门票掀起新一轮涨价潮,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陈建利对此进行评论。

陈建利:随着多地景区票价的调整,我国又出现了新一轮景区的涨价潮。江西的婺源、扬州的瘦西湖、四川峨嵋山还有张家界宝峰湖等景区纷纷提价。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这些景区就已经开始酝酿涨价了,前一阵湖南凤凰古城要收门票的消息也曾闹得沸沸扬扬。记得上一次大规模的涨价潮是在去年的五一节,结果中国一些知名景区的门票进入了百元时代。四川的九寨沟、安徽的黄山等一些知名景区的门票价格甚至超过了200元,让百姓直呼游不起。在随后的7月份我们又看到,包括普陀山、峨嵋山、九华山和五台山等等一批佛教名山纷纷上市圈钱,引发了网民新一轮的口诛笔伐。

尽管景区为涨价找出了种种理由,比如说保护景点、分流游客等等,但是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涨价潮的背后,我们还是看到了地方政府过分依赖旅游产业的短视行为。我们看到一些地方财政严重的依赖旅游产业,而操作简单、效益明显的门票经济,又在拉动旅游产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地政府因此无心完善相关服务发展周边产业。

其实门票经济是一种非常短视发展模式,在不少欧洲国家由于有成熟的旅游产业链做支撑,景区当地的经济增长大部分靠的是周边的产业。在国内,杭州的西湖也因为零门票之赌而收益颇丰。此外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我们一些地方政府普遍奉行经济高于一切的发展理念,各地挖空心思寻找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文化搭抬经济唱戏,已经是地方政府屡试不爽的招生奇招,整合打包借壳上市更是屡见不鲜,殊不知这样的捆绑打包赢得的可能是一时的经济利益,而输掉的可能是当地长远发展。

要遏制景区涨价潮首先要改变的还是观念,对旅游产业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此外各级政府也要对旅游景区的开发予以一定的财政支持,减轻景区的成本压力。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一定要坚守执政为民的理念,只有这样我们的景区才能够回归公益,老百姓的景区游也才不会尴尬下去。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