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空港工业园区:建设“园林式工业园区”侧记

2013-02-16 13:14:18  来源:渝北日报  作者:管理员

“这里一年四季都充满绿意,环境非常好,大家下班之后都喜欢来这里散步。”131日,记者在空港工业园区桃源公园,碰上了银翔公司的几名员工。提到园区的环境,工人周晓丽赞不绝口:“我们就像是在一个大公园中工作。”

这样的感受,其实不止周晓丽一人独有。绕行在空港工业园区的原生态休闲胜景高堡湖畔,休憩于桃源公园的凉亭中,行进在繁花蔽道的空港大道上,谁会觉得自己是身处一个工业园区中呢?

——这就是“园林式工业园区”的魅力。据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129日发布消息称,市政府日前正式命名空港工业园区为全市“园林式工业园区”,园区也成为全市仅有的两个“园林式工业园区”之一。

打造千亿产业园,追求绿色GDP

何谓“园林式工园区”,空港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就是让生产、生活、生态共荣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制,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有山有水,十分宜居”。

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远见和规划,空港园区在建园初期就提出不仅要在此培育工业产业,也将在此科学规划城市,要把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融合,让基础设施与大城市接轨,大力发展循环型、低碳型产业集群,一手抓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一手抓环境保护和环境改造,努力创建“千亿级国际生态工业城”。

“生态工业”成为发展理念,绿色GDP成为执着追求。近年来,空港工业园区坚持瞄准高质、高新、高端产业,引进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环保高效的企业,大力发展汽摩和装备制造业,并着力完善园区内的生态链和生态网,进一步提高园区准入门槛。倡导企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路径,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源头上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实现了生态与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此,一位参加重庆市园林三创验收工作的成员这样评价:空港园区生态园林绿化的目标定位高,规划布局好,建设投入大、速度快、品质高、有特色,管理规范精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好,是全市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和创造“绿色GDP”的生动体现。

山水引进城市,园区建成园林

“有山有水,有园有林。”区政协副主席、空港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周恒丰介绍说,近年来,园区坚持“把山水引进城市,把园区建成园林”的发展思路,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480亩的桃源公园,开展了大规模的道路绿化,新建公园、水体,公共绿化面积近30万平方米。

目前,园区建成区绿地面积已达317.8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6.44%,绿化覆盖率达39.81%,种植大小乔木10万余株、灌木1000万多株,形成了路网节点、厂房小区、溪河湖岸、公园游园组成的生态绿化体系和景观,初步显现了“生态工业城”的靓丽形象。

漫步园区,高堡湖、新塘溪等水体成为休闲的好地方;桃源公园,成为人们散步、观景的最佳地;空港广场、桃源大道、空港大道等,更是绿树成荫、游人如织。这是一个典型的山水园林式园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人居条件,使园区成为人气兴旺、商贸繁荣的人居典范园区。

以业旺城,以城兴业。正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许多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入驻,园区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不断跃升,位居全市41个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十强之首,并成功实现“三连冠”。

目前,园区创建“千亿级国际生态工业城”的目标走得坚实有力:2012年,空港工业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38亿元,同比增长8.9%;工业总产值达428.12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6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0亿元;出口交货值5.52亿美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9.17亿元,同比增长16.5%;完成市外境内资金32.2亿元,外资完成3241万美元;实现全口径税收10.5亿元。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