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船舶业本地配套蕴藏200亿蛋糕 掘金商机请把握

2013-02-05 11:35:44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孙黎明 赵洁

南岸区某造船厂,两艘新游轮即将完工。 记者 唐浩 摄

今后,“重庆造”船舶在家门口就能采购到更多的本土造零部件了。昨日来自重庆市经信委的消息称,按近期拟定的方案,今年起我市将大力推进重庆船舶工业配套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将本地配套率提升到80%,而随之出现的,是200亿元的产业蛋糕。

本地配套率不到10%

昨日上午,南岸东港工业园,重庆东港船舶产业有限公司(后简称东港船舶)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

“我们生产的主要是内河船,如果进行拆解,普通内河船所需的零部件达上千种。”东港船舶副总经理丁毅坦言,长期以来,由于船舶零部件生产企业较少,该公司所需的零部件九成以上需在江苏、浙江等地采购。有的部件需提前2~3个月订货,此外还需花费大量的运输成本和人力,让他们颇为头疼。

东港船舶的遭遇并不是孤案。根据市经信委调查,目前,全市共有船舶生产企业108户,主要分布在万州区、涪陵区、江北区、南岸区、长寿区、丰都县、忠县、云阳县等地,年造船能力160万载重吨。但我市船舶零部件工业未形成较完整的供应体系,本地化配套率不到10%。这意味着,每年有大量的零部件需从外地采购入渝,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随之走高。

2015年本地配套率80%

按我市拟定的目标,今年起将着力提升船舶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今年要达到30%2014年达到60%2015年要达到80%。发生变化的不光是百分比,伴随“整机+零部件”全产业链逐渐形成,2015年我市船舶工业配套产业集群的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各路企业均可把握掘金商机。

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市经信委已成立船舶工业配套办,负责编制全市船舶集群产业发展规划、布局调整,并制订出台支持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推动整船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展开对接。同时,我市将推动现有5~10家的船舶零部件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配套能力。同时,将推动一批零部件重点产品的研发生产。目前,我市正在对全市整船企业采购明细及供货单位进行全面摸底,以掌握全市船舶工业潜在的配套能力。

多家船舶生产企业高层认为,伴随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高,将帮助整船生产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同时产业链上将诞生更多的投资机会。

相关

多行业将提升本地配套率

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称,目前多个行业都已拟定了提升本地配套率的方案。例如,今年电子行业的本地配套率将从此前的70%提高到80%;汽车企业本地配套率将达70%;装备行业的本地配套率将提高15个百分点,重点推动引进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船舶三大整机零部件生产企业。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