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UNESCO生物圈城乡统筹项目实践“美丽中国”

2013-02-01 12:33:14  作者:白航

2013年1月,全国各地持续不散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环境的持续恶化现象,恰恰反映了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不平衡,也再次警示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自然资源生态的保护。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会议上, “美丽中国”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成为中国政府的执政新理念。会议中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集中论述,充分表达出了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早在去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来自全球的首脑及各界代表就曾对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中国政府也表示,要与国际社会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经济的有效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在全球开展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项目,就是一项旨在保护研究自然生态资源同时也进行可持续利用的全球性计划。目前,在中国有31个自然保护区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项目,这将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深入合作,推动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也对实现 “美丽中国”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就是从中国出发,发展和谐生物圈的目标。中共十八大会议指出,“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标,主要包括:发达的生态产业,绿色的消费模式,永续的资源保障,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出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发展理念十分吻合。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部分,具有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研教学、培训、监测基地等多种功能。此外,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一网络之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探索尝试了新的“生物圈”发展之路。

“生物圈城乡统筹”项目便是一个尝试性的突破。2012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熙可集团“生物圈城乡统筹”项目在中国重庆巴南地区首次落地,标志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新突破。

“生物圈城乡统筹”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熙可集团一起共同合作的国际示范项目,在中国重庆巴南地区建立项目实践基地,并通过考察论证,寻求更好的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最终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这一项目的最大特色在于,项目不仅通过绿色的生产方式及可持续的绿色生活方式帮助农民消除贫困,还将在改善当地农民经济社会地位的同时,保护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所处生物圈的和谐关系。未来,这样的“和谐生物圈”将成为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并将向全球进行推广。

编辑 刘早生 责任编辑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