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北流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优先发展工业不动摇,统筹城乡发展不放松,改善民生不懈怠,多项经济指标走在玉林乃至全区前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百强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市、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市、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百多项全国、全区性荣誉。“十一五”期末,经济总量位居广西县(市、区)第4位,是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已连续9届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002年到2011年,全市经济总量由42亿元上升到198亿元,增长了3.7倍;财政收入由3亿元上升到11.17亿元,增长了2.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81元上升到6726元,增长1.9倍。
去年以来,北流市新一届党委、政府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弘扬敢闯敢拼、勇争一流的精神,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兴市、生态立市、和谐安市的“五个市”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园区建设、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实体经济、全民创业、绩效提升“六个年”活动,大力创建广西非公经济、现代农业、东部产业转移、特色岭南文化、生态文明、社会管理创新“六个示范市”,打造国家园林城市,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开启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新局面。2011年经济发展实现了“五大突破”,即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1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和20000元大关,分别达到11.17亿元、245亿元、130亿元、54亿元、20836元。今年1-9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9.3亿元,增长11.6%;财政收入10.06亿元,增长2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79亿元,增长29.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30元,增长13.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494元,增长18.5%;新上、续建、技改项目407个,完成投资122.45亿元,增长33.2%。
区城同建
打造县域经济强市
“区城同建,产城融合”就是工业园区和城镇一同建设,产业与城市一同打造,以产业兴园区,以园区聚人口,以人口兴城镇,是北流勇立潮头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创举。
北流市按照“区城同建,产城融合”的思路,通过强平台催集中、抓技改促转型、育龙头壮产业、“抓大壮小扶微”等多项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强势崛起。去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258家,亿元企业73家,10亿元以上企业2家。今年1-9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84亿元,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43亿元,增长18.6%。在今年玉林市年中工作会议上,获得玉林市工业产业发展一等奖,居该市各县区第一名。
创园夺杯
建设宜居宜业之城
北流以建设桂东南次中心城市为目标,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功能日益完善,品位不断提高。
“半城绿地半城楼”是人们对北流这个广西园林城市的描述。进入北流,给人的感觉是道路宽了,城市绿了,环境好了,高楼多了。近几年来,北流投入城建资金近150亿元。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22万。
作为连续多届广西“南珠杯”获得者,“敢闯敢拼、勇争一流”的北流人,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坚持生态立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抢抓“玉-北-福”一体化的历史性机遇,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总抓手,对城市规划进行重新修编,实施“一核四区”的城市发展战略,以改造提升老城区为核、以扩张建设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城西生态休闲新区、城北商贸物流会展新区、城南城市风貌和文化展示新区、城东滨江风情商住新区等四个城市新区为重点,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快速发展。
城市道路方面,先后建设成了南广高速引道、火车客运站至高速路引道、火车货运站至城区大道、甘贵路等一大批城市主干道,总里程达200多公里。
旧城改造方面,累计投入15.6亿元改造商业街和城中村,陵宁路商业街荣获广西区“四星级商业街”,松木岭旧城改造列为全区旧城改造典范。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方面,实施了公园游园绿化、道路景观绿化、城市重要出入口绿化、单位和住宅小区绿化、景区绿化5大绿化工程,今年以来,强力推进城西、会仙河、生态带状、独石湖、永顺等一批公园的建设。
生态带状公园是依托玉容路北流段规划建设的全区面积最大的带状园林景观,全长21公里。第一段全长7.5公里,在玉容路左右两侧各划出20米作为绿化带,绿化面积超过700亩,目前已基本完成。正在建设的会仙河公园,规划面积1800亩,投资2.5亿元,内有水体400多亩,山体200多亩等,分为一河一园六区39个景观节点。“一园”为面积170亩的梦之园,总投资3600万元,由22个镇园组成,由各镇自行设计、自行筹款、自行建设,用民间钱办民生事,是全区首创的乡镇级园艺博览园。
几年来,北流累计投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资金5.2亿元,目前城区建成区绿地率为32%、绿化覆盖率为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平方米,绿化三项指标高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城镇化率比10年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在2012年3月召开的全国造林绿化表彰大会上,北流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单位在人民大会堂上作了典型发言。
以人为本
共建和谐幸福之城
北流市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社保惠民、卫生惠民、教育惠民、强基惠民、安居惠民、土地整治惠民、农补惠民、生态惠民、文化惠民、计生惠民等一幅幅关注民生、共建和谐的美丽画卷在北流大地激情展开,今年10项惠民工程投资额达12.7亿元。先后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136套,3965户低收入家庭喜迁新居。职业教育中心、实验中学先后投入使用,特殊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成立明瑞中学高中部,全面展开高中布局调整,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低保、村屯水泥路、农村公交车、农村“一事一议”项目等一桩桩一件件实事,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政务中心在全区县级办理事项最多,无超时办结,无群众投诉,在玉林市2011年绩效考评中获第一名。
北流市各级领导班子以维护一方平安为己任,深入抓好“基层基础、联防联控、调解化解、体制机制”四个社会管理创新。在278个行政村、20个社区成立298个村(居)平安协会,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城乡一体化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成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开展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成立了交通事故调处中心、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中心、医疗事故纠纷调处中心,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北流市以弘扬主旋律为总基调,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廉政文化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广西精神进万家、雷锋精神进万家、感恩教育进万家、万名干部进农家、和谐建设在基层等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捐资助学、捐款救灾、捐款修桥铺路、助残济困、慰问百岁老人、见义勇为等风气在全市蔚然成风,全市捐资助学募捐资金8000多万元,见义勇为慈善资金捐款4800多万元,涌现了“最美乡村教师”黄业珍、“最美农民”谢强华等英雄群体,展现了北流弘扬“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的成果和“有情有义,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站在新起点,勇攀新高锋。今天的北流,人和、业兴、心齐、劲足,正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更加务实的作风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富民强市新跨越,一个富裕、和谐、幸福的新北流正在桂东南大地崛起。
编辑 刘早生 责任编辑 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