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京东“恶意订单”解释权遭质疑

2012-11-09 10:59:0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张小洁

近日,京东商城充值平台积分换话费活动出现重大漏洞。用户使用积分兑换手机话费、游戏点卡、Q币、彩票等后,积分不仅未被扣除,反而被双倍退回账户。京东商城事后称,将对恶意订单用户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对此,不少参与经济参考微话题博友诘问,京东商城是否有权单方面定义恶意订单,并以此为由推卸责任?更有博友反映,京东存在滥用恶意订单解释权暗行违约之实的现象,严重侵犯客户权益。

谁该为系统漏洞埋单?

京东商城追究法律责任的说法令很多博友颇感不满。在他们看来,错在京东,没理由让用户负责。

按道理,京东只能自认倒霉!这很明显是京东自己技术的问题!你自己订的规矩,大家按照你的规则玩,你出问题必须自己承担后果!博友朝阳木仁如是表示。博友群龙在天问道同样的情况,如果因为你们(京东商城)的失职导致消费者蒙受损失,你们还会不会这么积极?

不过,博友执着潜行认为,用户利用漏洞兑换巨额话费的行为属于不当得利,应予追回。博友欲望是心中的魔也表示,京东本身是有责任的,可是利用漏洞的人,明显的就带着其他一些性质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扣除积分,而充值者本人肯定也发现了,所以必然带有恶意的成分。

对此,有博友例举今年5月份英国一台A T M机双倍吐钱而银行不予追讨一事,希望京东商城好好学习。博友紫狱之城表示,将京东系统漏洞事件的处理方式和英国A TM提款机事件结果比较,还真是有趣:前者把盗窃性质挡在了自身失误的前面,而后者却勇敢面对损失并为民众开脱。博友“M r-欧阳警楠说,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犯下的错承担责任。

京东滥用恶意订单解释权

博友的眼界并不局限于某次事故和某个事件。他们中的一些人担忧,如果京东商城乃至更多电商拥有了对恶意订单的解释权,谁来遏制可能发生在电商身上的巧作名目趋利避责之举。

更让他们不安的是,上述担忧绝非杯弓蛇影。

博友萧畅成则怀疑京东商城打着删除恶意订单的幌子行涨价之实。其在微博发文称,素闻京东恶意删除用户订单,今天终于中枪,在京东原以37块钱的价格购买一个奶瓶,一周后未见货。一查,原来37块钱的奶瓶现在恢复到46(估计这是我订单被删的真正原因)。而且原先从来都是货到付款,现在居然成了在线支付,而订单取消的原因说是"过期未支付"。京东这手脚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完善行规促企业守信

一些博友认为,当电商能用恶意订单为其免遭欺诈护身,消费者也同样需要尚方宝剑来保护自己免遭电商欺诈,从而重新平衡商家与用户之间的权责天秤。

无规矩不成方圆。博友宏芯微-黛西指出,电商改变了传统贸易模式,买卖双方不再只是通过传统信任关系做生意。电商行业还需要制定太多的行业规范,完善约束机制。

通过市场的洗礼,留下诚信的有道德的电商。博友龚建新的知识挖掘建议可以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电商欺诈惩罚制度,以经济杠杆逐步规范电商的诚信经营。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