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连锁咖啡巨头加速西进 重庆成主战场

2012-11-02 14:36:47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   作者:孙黎明 纪文伶

昨日,渝中区,连锁咖啡店摆出露天座位。 记者 邹飞 摄

昨日,全球五大咖啡连锁之一、英国品牌COSTA亚洲区总监 Paul Smith在川渝10店同庆仪式上放言,将继续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并着力深耕川渝,未来的一年里,将在川渝开设多家门店。商报记者了解到,星巴克、COSTALAVAZZA、太平洋咖啡等咖啡连锁企业均已拟定了在渝扩张计划。种种迹象表明,重庆已成为中国新一轮咖啡大战的主战场。

门店扩张拉锯战开启

在中国市场,COSTA咖啡一直被星巴克视作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昨日,COSTA华南区总监孙振宇告诉商报记者,该公司去年进入重庆后,短短1年内已开设了6家店。未来3年内,COSTA计划在川渝市场上布局的店面超过50家,其中重庆店面数量将力争超过30家。

COSTA宣布扩张计划的同时,已入驻我市的其他国际化咖啡品牌也正摩拳擦掌。

今年88日,意大利咖啡的百年老店LAVAZZA,在继解放碑步行街后,将重庆第2家店开到了北城天街,新店距离最近的星巴克和COSTA店都不到五十米。该店投资上百万元,面积约200平方米。 LAVAZZA重庆地区负责人王亮告诉商报记者,接下来还会开一家可能更大规模的店,店址尚未确定,但肯定是在人气高的SHOPPING MALL附近。

今年8月,香港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之一的太平洋咖啡在解放碑八一路口开了重庆首家门店,并将在年底达到5家。太平洋咖啡首席执行官汤国江表示,太平洋咖啡主要选择在高端商业区内落子,而重庆的几大商圈是他们最看重的。据了解,1992年成立于香港,在当地市场与星巴克分庭抗礼的太平洋咖啡,明年还将在江北、沙坪坝开10家左右分店。

此外,在全球已有600多家店的85C明年也计划在主城区新增67家分店。在店址选择上,核心商圈还是我们最看重的。该公司高层说。

2006年入渝的全球咖啡一哥星巴克,首家店开业时星巴克咖啡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大中华区总裁都曾赶赴重庆扎场子,对重庆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星巴克在渝已有14家以上店,包括江北机场也有进驻。未来是否会加速扩张?昨日,商报记者与星巴克方面取得联系,但截至发稿时,并未收到回音。

咖啡巨头青睐重庆市场

昨日,多家咖啡连锁巨头高层告诉商报记者,在2011年以前,他们开店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现目前,其投资重心已转移到以重庆、成都、武汉等为代表的二线市场上。咖啡连锁企业的新一轮竞争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重庆是其中的主战场。

可以说,川渝市场将是未来COSTA在中国投资的重中之重,西南市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COSTA华南区总监孙振宇强调,从目前的情况看,COSTA在渝投资的6家门店,投资效果都达到了预期。未来我们必须保持发展速度,必须加速开店。

对于为何众多咖啡企业会在渝出手,孙振宇的分析是,近年来,重庆商业地产项目增多,各大咖啡企业布局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为加速扩张创造了有力条件。此外,重庆等地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是咖啡连锁企业的必争之地。

差异化竞争如火似荼

在快速圈地的同时,咖啡连锁企业之间的竞争,渗透到了口岸、服务、品种等多个环节,立体的战场正在形成。

据了解,太平洋咖啡其解放碑店由于地处核心商圈的黄金地段,之前也是多个商家争夺之地,而背靠华润集团的太平洋咖啡凭借拥有丰厚市场资源的优势,在与商圈物业洽谈门店时自然占了先机。同时,基于在香港市场的十多年发展,香港的地产发展商会预先向太平洋咖啡告知在内地的发展项目,让其掌握第一手信息,及时拿到适合运营咖啡馆的门店。

为拓展市场,太平洋咖啡也着实费了工夫。其市场部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为了强化中西结合的品牌形象,和顾客拉近距离,他们还特意将地方食材和西式咖啡结合。

面对竞争加剧,星巴克先后以更换门店风格、推出中式糕点、茶饮料以及换标等手段,见招拆招。

COSTA华南区总监孙振宇则说,一家咖啡店的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因素,咖啡品质、店内环境、食品和服务质量。

他还表示,咖啡连锁企业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以COSTA为例,未来在营销方面,COSTA也计划采用数字化手段,推出类似于星巴克的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

85C则将重心转移到了烘焙食品上去。我们的蛋糕和面包开发了50多个品种,每月随时根据当地人的口味与习惯调整品种。单个售价都在10元上下,走平价路线。”85C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LAVAZZA重庆地区负责人王亮则认为,喜欢该品牌的以较成熟的群体为主,虽然星巴克、COSTA等品牌的实力有目共睹,不一定去拼得头破血流,反而是走差异化路线才能取胜。

本地咖啡店避免直接冲撞

虽然国际咖啡品牌财大气粗,又有丰富经验,但本土的咖啡品牌也有自己的办法应对。比如,在书店里的西西弗矢量咖啡,则是依托实体书店西西弗的人气,迅速聚集了一批小资和文艺中青年粉丝。矢量咖啡品种有限,书才是核心,被定位为文化体验和阅读体验空间的延伸。

北京咖啡行业协会会长季明表示,面对国际咖啡品牌的大规模进入,其实对本地咖啡的冲击并不大,走差异化路线,同样也有生存空间。

新闻纵深

押宝中国 巨头加速从沿海西进

昨日,记者查阅了星巴克日前公布的2012财年Q3季报,季报显示,在中国/亚太地区,星巴克的营收和运营利润的增幅均超过30%。当季星巴克在中国/亚太地区新开112家店,去年同期新增67家,预计2013财年,中国/亚太地区新增500家店,其中半数以上的增幅在中国。

而昨日来自COSTA的消息称,该公司于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现已在中国上开设了270多家店面。未来5年内,COSTA在中国市场上的店将达到800家,预计今年年底达到300家以上。有机构预测,中国进咖啡店的人群每年新增速度达到了15%。我们非常看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COSTA华南区总监称。

此前,LAVAZZA已宣布启动在华大规模扩张的计划,未来几年内,将在中国的一线和二线城市开出200家新店。

去年,华润集团以超过3亿港元的代价,收购了太平洋咖啡80%的所有权,将其并入华润万家。20114月,太平洋咖啡在上海开出被并购以后的内地首店,同年5月香港达到百店规模。有消息称,其远景计划是,中国内地的门店规模将力争达到1000家。

各大品牌咖啡加速跑马圈地,与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有密切关系。

来自北京国际咖啡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的数据显示,在世界咖啡消费年增长率仅2%的情况下,中国的咖啡消费年增长率高达15%;如果按人均计算,自1998年起,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是以30%的速度逐年递增的。

北京咖啡行业协会会长季明告诉记者,目前国际品牌咖啡发力的确有从沿海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中国目前咖啡市场还不够成熟,但也意味着更多商机可发掘,新一轮的咖啡大战带来的将是消费模式的变革。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