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产量“三级跳”目标“千百亿”

2012-10-26 16:14:20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饶金兰

梨园坝煤矿全貌 记者 饶金兰 摄

几十年来,重庆煤矿业迅猛发展。1018日,记者走访了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的2对矿井,矿工们从以前的草棚住进了现代公寓,而经历了三代综采技术的发展,产量实现“三级跳”。如今,松藻公司再度提出“千百亿”目标,这些目标如何实现,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住房:以前住岩洞现在住公寓

年过六旬的彭天华老人,曾经是一名煤矿工人,他见证了这40多年松藻煤矿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初,27岁的彭天华从部队转业来到重庆能源打通一矿,成了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建设大军的一名。

“那时,没有地方住,我住草棚,有的矿工甚至住岩洞。”彭天华说,他每个月工资15元。当班那天,矿上会给工人发保健馒头做中餐。他舍不得吃,留着下班带回家给妻儿。

后来,彭天华一家住进了石头修建的房子,当时称“干打垒”,即根据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原则,用打通山上富有的岩石代替砖,用黄泥、石灰、水泥作灰浆,修建的车间厂房或居民住宅。

90年代,彭天华一家购买了商品房,生活从此越过越好。18日,记者来到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梨园坝煤矿,一栋栋6层楼高的矿工公寓格外醒目。走进301房间,矿工王师傅笑着说,“4人间的公寓,住着像家一样,电视、空调样样都有。”

技术:三代创新实现全机械化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旗下共有7对矿井,包括松藻煤矿、打通一矿、同华煤矿、渝阳煤矿、石壕煤矿、逢春煤矿、梨园坝矿(预计明年9月投产)。7对矿井中,打通一矿建矿已有43年历史,经历了三代综采技术的创新后,其技术含量最高。

第一代综采实现“过长江”。70年代,在煤炭行业普遍有一种声音“综采不过长江”,认为南方矿井地质条件差,又是高瓦斯矿井,根本不具备综合机械化采煤的条件。1979年,一矿人率先开始探索综采技术,引入了综合采煤配套设施,7个月产原煤31万吨,产量是炮采的几倍。

第二代综采实现“超百万”。2006年开始,该矿先后引进了高速刮板运输机、新型支架等配套设施,一矿采煤4队首次实现了安全生产原煤100万吨,成为集团首个百万吨采煤队。

第三代综采实现“全高采”。去年11月,重庆首个全高采煤设备在一矿落户,一矿人在重庆市率先破解采煤不过3米的难题。采煤队队长刘荣说:“此代新技术,不仅安全性能高,而且把回采率提高了很多。”目前,已有6对矿井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

产量:年产500万吨要变1000

重庆能源松藻公司生产部部长周小林介绍称,随着采煤技术的不断提高,原煤产量也实现了三级跳,从70年代的几十万吨提高到现在的几百万吨,“去年,松藻煤电公司原煤产量达558万吨。”

目前,重庆能源松藻公司提出的战略目标为“1000万吨矿区、100万千瓦发电能力、1亿立方米瓦斯液化”。

产量上去了,工人的安全至关重要。记者走进梨园坝煤矿的总调度室看到,二维一体的监控系统有专人24小时值守,包括井下实时画面、人员定位及瓦斯监控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耗资160多万元,集合了人员定位和无线通讯的两种功能。我们矿是重庆能源实现井下可以打手机的唯一矿井了。”该系统运行的主管技术员梅可介绍,通过防爆手机,井下的员工不仅能及时汇报安全生产情况,地面的人员也可发出安全生产指令,确保入井员工的生命安全。

相关

矿工难招 松藻如何突破

“近年来,公司仍然面临招工难、留工难的困境。”松藻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简振辉介绍,201215月,松藻公司想方设法在全国各地共招收5560名新工人,但同期流失就高达985人,目前该公司缺员达数百人。

如何解决招工难的问题?简振辉表示,“关键在于培养国有煤矿自己的优势,从而增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其中,包含了环境安全、人居条件舒适及福利待遇上的归属感。

同时,能源集团党委书记李华清指出,在煤炭产业的发展上,要转变观念,不断延伸产业链,搞好瓦斯的综合利用和燃煤发电,实现煤、电、气多元发展。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