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非公经济增加值首破5000亿

2012-10-25 15:05:42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严薇

商报图形 徐侨唯 制

前三季度我市三类经济运行情况

投资非公经济投资增速逐季上扬,一季度为24.1%,二季度为24.7%,至三季度末同比增加25.4%

出口至9月末,非公企业实现出口总值达28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6.2%

市场主体9月底,非公企业累计28.1万户,较去年年底增加4.8万户。个体工商户97.8万户,较去年年底增加12.8万户。中小微企业31.9万户,较去年年底增加5万户。

就业非公经济前三季度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累计吸纳从业人员达906万人。中小微企业新增就业岗位38万个,累计吸纳从业人员达522万人。

尽管市场需求减少、生产成本上升、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市三类经济前三季度仍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

昨日,市中小企业局公布并分析了前三季度我市三类经济运行情况。其中,前三季度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投资逐季上扬,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超50%,非公企业出口总值达到283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6.2%

增加值

非公经济增加值首破5000亿

创业活力加速释放

在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全市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三类经济仍然保持了稳健向上的良好发展。

市中小企业局局长马发骧说,前三季度,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5081.3亿元,同比增长17.1%。这也是我市非公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

不仅如此,非公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也在逐季提高。

9月底,非公经济占全市GDP62.3%,较去年末提高0.6%,较今年一季度末提高0.4%,较二季度末提高0.1%。非公经济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7.3%,拉动GDP增长9.3%

此外,前三季度,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2953.2亿元,同比增长15.7%,高于全市GDP增速1.9个百分点。

解读:马发骧表示,我市创业环境更为宽松,带动非公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创业活力加速释放。至9月底,我市非公市场主体已达到125.9万户,较去年底增加17.6万户,增幅达16.3%。同时,中小微企业户数达到31.9万户,较上年末增加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8.6%,其中工业企业占1/6

“企业的增量弥补了存量企业的不足。”马发骧说,全市GDP近七成的增长来自非公经济,尤其是笔电、打印机等IT产业的迅速崛起。

马发骧还表示,全市非公经济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新型材料、轻纺食品等支柱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撑工业面向好。

据了解,三季度末,我市非公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33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5.8%,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6.2%,较上年末提高0.5%

投资

非公经济投资增长贡献率逾50%

外来投资占比较大

在全国投资增速明显回落的情况下,我市非公经济投资增速却逐季上扬,一季度为24.1%,二季度为24.7%,至三季度末同比增加25.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1.7%。到9月末,全市非公经济完成投资3541亿元,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2.3%

解读: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长三角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显示,长三角小微企业盈利艰难,超四成企业收缩生产。那么,重庆非公经济投资逆势上扬,底气何在?

马发骧说,首先,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危机、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外向型企业订单下滑较大。重庆企业则以内需型为主的传统产业企业偏多,对海外市场依存度相对较低,因此受此影响较小。其次,产业转移等因素作用,加之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有力,今年外来投资占比较大。此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些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

外贸

非公企业出口总值占比超九成

笔电项目等新兴产业贡献大

“我市非公经济对外出口延续高速增长之势,规模不断扩大。”马发骧介绍,从总量指标来看,至9月末,我市非公企业实现出口总值达283亿美元,是上年末的1.6倍,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6.2%,较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实现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倍,占全市出口总值的59.5%;外资企业实现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倍。

522家中小微企业订单调查情况来看,反映出口订单减少的企业比例已从8月末的7.2%降至4.6%10.8%的企业表示出口订单企稳。

解读:马发骧认为,出口订单的企稳向好,表现出在国家及市里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的有力支撑下,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通信电子、笔电等产业成为我市外贸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马发骧说,笔电项目的持续放量,“走出去及引进来”步伐加快,30多家央企来渝投资,投资拉动有力,让市场日趋回暖。

利润

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显成效

“尽管生产成本上涨、市场需求动力不足等挤压了企业利润,我市三类经济今年1~9月的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0.2%,但仍实现增长8.9%。”马发骧说,截至9月底,全市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分别实现利润总额748.2亿元、414.7亿元、24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8.4%7.3%

目前,三类经济利润情况已出现好转,近三个月利润降幅有所收窄,收窄了4~5个百分点。

解读:今年以来,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主要是靠扩大销售规模,而每单位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则呈下降趋势。用工成本不断上升,我市今年5月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近21%,也增加了企业的工资开支。加之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产成品价格下降,造成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挤占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马发骧说,对此,今年以来,我市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保增长。如年初出台提振实体经济13条意见,及时召开了全市民营经济大会,出台了1+3配套文件,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保增长。此外,汽车惠农、家电惠民等刺激消费政策效应释放,市场回暖也增加了企业销售额。

新闻纵深

力争全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7300亿

宏观经济形势依然艰难,市场需求不足短期难以改善,我市三类经济发展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在前三季度三类经济发展良好的基础上,我市四季度三类经济的发展将企稳向好,今年将力争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7300亿元左右。

“市场需求偏紧已取代融资难,成为众多三类经济市场主体面临的首要难题。”市中小企业局局长马发骧说,尽管9月订单略有回升,但企业反映前几月的订单并不太好。反映国内市场订单减少的户数在3~8月持续增加,到8月底反映国内订单减少户数的占比达到年内最高点30.5%

马发骧说,国际国内市场持续低迷,市场需求动力仍显不足,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回落,企业明显开工不足,产能释放有限。通过调研发现,部分中小工业企业开工明显不足,部分企业设备开工率不足五成。渝北区、綦江区等多数受访企业认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市场订单明显减少了二到四成。

其次,生产要素成本上涨较快。今年以来,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外购电力每千瓦时同比上涨5.9%,使用气价格上涨13.18%,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部分区县企业人工成本上涨20%以上。第三,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据调查,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上浮3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同时,中间业务费等财务成本也较高。第四,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需矛盾突出。此外,政策落实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

马发骧表示,针对我市三类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市将对国家鼓励的所有重点产业企业所得税率按15%征收的政策落实到位,覆盖工业制造业、农业加工业等产业。

同时,市中小企业局还将抓好载体建设,在今年新创建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15个,培育特色产业,创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5个。在市政府出台万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意见的基础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此外,还将搭建服务平台,培育服务机构等。

“我市四季度三类经济的发展将企稳向好。”马发骧说,按往年四季度经济运行监测数据分析,每年四季度的市场需求都将增大,约占全年市场需求总量的30%以上。近期,银行连续降准,国家推出了外贸“国八条”等一系列刺激市场需求的政策,四季度三类经济将保持稳健上涨的势头。

马发骧说,按目前的发展势头,我市实现三类经济全年目标不是难事。我市今年将力争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7300亿元左右,增长16.5%以上。中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达到4100亿元左右,增长15%左右。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