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老字号喜讯:小洞天明年复出 5年内将恢复60家老店

2012-10-23 14:52:29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纪文伶

图形 王若静 制

创办于上世纪初,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华老字号“小洞天”,在沉寂了8年后,终于将重出江湖。昨日记者获悉,“小洞天”明年铁定“复出”,将打造全新的高端中餐。小滨楼、陆稿荐、唐肥肠、丘二馆……今年来我市掀起餐饮老字号复出热潮,但要如何才能重现辉煌?

动态:“荷包鱼肚”将重现江湖

“小洞天”是由商务部授牌,我市屈指可数的“中华老字号”,创办于1924年。上世纪30年代末,号称“日有百宴,座无虚席”,一跃成为川菜名店。继上世纪40年代末歇业后,1982年恢复字号,在民权路107号开店。然而2004年场地被收回,小洞天的字号又一度没落。

昨日,渝中区商业发展公司营运部部长康长荣向记者透露,经过两年筹备,“小洞天”已确定明年重新开张!新店空间设计、LOGO,菜品研发等都已到位,只剩店址这一“东风”。目前,有四处选址待定:会仙楼、国贸大厦、北城天街、大坪,“毕竟小洞天原址在解放碑,我们更希望仍能选在这里。”康长荣表示。

据悉,小洞天新店将投资上千万元,面积约2000平方米,风格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将走高端路线,人均消费200元左右,暂不会接婚宴、寿宴等业务。随着小洞天的复出,市民有望品尝到其“荷包鱼肚”、“叉烧乳猪”、“八味鲍鱼”等招牌名菜。

规划:5年恢复60家老店

据了解,重庆渝商发公司拥有我市大部分老字号餐饮品牌。“我们计划在5年内,逐步恢复有条件的老字号。”康长荣说,会重点选出十多个品牌,在我市开60家直营店,包括顺庆羊肉馆、德元、一四一、白家馆。预计明年5月,在大坪会开一家“老字号美食城”,汇集九园包子、正东担担面、陆稿荐等十多家老字号美食。

“除了小洞天,德元、一四一都将复出。”据悉,德元将主打汤圆牌,变身为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甜品屋,不仅能吃到伦教糕、酸梅汤、麻元、芝麻糊等传统小吃,还能吃到杨枝甘露等西式甜品。明年,一四一火锅也将在大坪恢复,以精致的火锅吧出现,走时尚、休闲路线。

“今年我们旗下的老字号目前有15家直营店,今年底将增加到17家。去年有4000万销售收入,今年将达到8000万元,利润要达到1200万元。”

挑战:不能单纯追求怀旧

老字号是块金字招牌,但要挖到金矿却并非易事。据市商委商合处长何渡认为,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对口味、环境都有了新的要求,选择性也更多,如果老字号餐饮复出后,仅仅靠维持原来的风格和口味,只能吸引消费者一时的兴趣。康长荣认为,老店复出,不能单纯追求怀旧,更要在菜品创新,环境上做文章,以吸引更多顾客群。

据了解,目前小滨楼是做得最好的老字号餐饮企业之一,每月营业额能达到130万元左右,而创办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老四川大酒楼在复出后,也已发展为以牛肉“三汤三肉”为特色,变身为川、粤结合的综合性酒楼。

出路:中央厨房标准化制作

何渡认为,老字号的独特技艺不能丢,在传承的同时,也必须思考如何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在服务、理念上有所创新。

“支撑老字号餐饮大量发展的是中央厨房。”康长荣表示,所有菜品都可以在中央厨房通过标准化制作,达到口味统一。“不仅所有作料都有统一制作标准,小面的粗细、抄手皮厚薄、肉馅比例等都有标准控制。”

据透露,渝中商业公司正在谋划在綦江打造50亩的食品工业园区,现代化的食品加工厂可以将老字号美食“外卖”出去,蒸饺、汤圆、包子、抄手、锅贴,袋装的速冻食品,打入国内甚至国外市场。

链接

石灰市将成“老字号”休闲一条街

去年8月,我市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助推老字号发展,出台措施包括:“十二五”期间,拟在磁器口打造老字号一条街;将老字号发展纳入城市规划及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制成老字号地图、引进GPS定位系统等。

据悉,渝中区将把石灰市街打造成首个休闲一条街—30°休闲街吧,除了九园包子、陆稿荐、正东担担面、王鸭子等老字号休闲餐饮外,还将建设近600平方米的名特优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届时,石灰市一条街将采用中西结合的风格,半边通车,市民可以一边吃着老字号餐饮,一边喝着德国啤酒欣赏街景。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