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餐饮名企“恋”上伙食团 年市场容量超200亿元

2013-02-28 16:02:50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陈柯

商报图形徐侨唯制

一座运营成熟的团膳配送中心,盈利能力完全可以与一座酒楼媲美

小姐是长安福特的一名员工,每天她都会花十来块钱,在单位的食堂里解决午餐问题。而最近她偶然听朋友提起,给单位做食堂配餐的公司非常专业,甚至还是“品牌伙食团”,让她惊奇不已。实际上,今年以来,受厉行节俭影响,商务宴请市场萎缩,不少知名餐饮纷纷进入团膳市场,发力大众消费,抢夺这隐藏在“伙食团”里的百亿商机。

动态

知名餐企发力团膳市场

“今年我们的计划是把营业额做到1000万元。”重庆饮食行业协会会长、阿兴记集团董事长刘英兴致勃勃地告诉商报记者,她说的不是阿兴记大酒店,也不是阿兴家快餐,而是今年3月才开始启动的团膳业务。

实际上,瞄向这块市场的并不仅仅是刘英,重庆不少大型餐饮企业已经悄然组建团队,建立中央厨房,承包食堂,接待团体用餐。中餐酒楼家全居也悄然进入西永微电园,并且开始为几所学校供餐。快餐企业一心一客也在去年下半年投资近千万元,兴建中央配送中心,做大团膳。目前已经为包括中航微电子、德尔福派克、可口可乐等三十多家企业、单位供餐。乡村基偶尔也会出现在一些知名企业的食堂招标会上。而重庆粮食集团、重庆旅投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今年都纷纷出手,开始争夺这一市场。

据了解,这些知名的餐饮企业在团膳市场上提供三类服务:第一种是进入对方食堂,现场烹制,第二种是每顿饭向中央厨房定制,通过物流配送到企业;第三种是针对各种大型会展和活动临时供餐。

商机

年市场容量超200亿元

实际上,知名餐饮将目光转向稳定简单的团膳市场,与目前全国上下倡导节俭之风不无关系。不少以商务宴请为主的中餐酒楼,近期营业大受影响,不得不选择一些更“稳当”的经营渠道。“大众餐饮将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发展板块,成本低廉,经济实惠,基本无外界影响因素,一句话,稳定。”刘英表示。过去大家并不重视这个板块,“没入行,不知道,这里面的潜力惊人。”她说。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进入重庆,团膳市场需求渐旺。家全居董事长颜志洪告诉商报记者,现在家全居已入驻重庆的富士康、英业达,专业运营员工食堂。而商报记者也了解到,这些餐饮企业的合作对象,多为大型工业企业、机关、学校以及会展机构。

目前重庆团膳市场上,仅有海泰、千喜鹤、杜宝、一心一客等专业团膳企业,并且都是最近两年才开始专注团膳市场。据了解,一线城市产业成熟,国内首家上市的餐饮公司福记食品,就是专门为大型工厂配餐。据了解,在北京,包括艾玛特在内的外资团膳机构,独占了90%以上的团膳份额。2008年奥运会的团膳,也被外资企业包揽。

而根据中烹协的调查,团膳市场未来将占到整个中国餐饮市场份额的30%。来自市商委的统计去年重庆餐饮消费的总额达到了600多亿元,按照中烹协比例计算,重庆团膳市场一年的市场容量就超过了200亿元。

纵深

团膳配送中心投资回报强过高端酒楼

一直以来,重庆团膳市场都显得非常零散,鲜有上规模的品牌企业,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市场并不透明,不少人对这个细分行业的盈利情况并不了解。对此,商报记者专门请有成功经验的团膳企业算账,实际上,一个运营成熟的团膳配送中心,盈利能力完全可以与高档酒楼媲美。

一心一客团膳板块总经理章泽良告诉商报记者,一般来说,一个现代化中央厨房的投资,大致为500~1000万元,相当于市内一家2000平米左右的中档酒楼的投资,而这样的一个投资,如果饱和运转,配餐能力大致在2万人以上,以人均餐标10元算,每日的营业额将达到20万元。而对于相应规模的中档酒楼来说,每天能做到10万元的营业额,就已经非常不错。

同时,如果是选择入驻企业,那么按照行规,基本上不存在房租水电。而采用中央厨房配送,厨房的租金往往只是商业铺面的十分之一,甚至还低。因此,在成本上非常有优势。再加上客源稳定,并不需要太多宣传投入以及营销投入。

相对社会餐饮,团膳最大的弊端就是市场垄断度高,并且消费假期变化大。章泽良说,由于重庆团膳还刚起步,很多传统的企业里,用餐供应,基本上都是内部解决,并不透明。即便有时候会有招标,但时常都会遇到内定。目前重庆的团膳市场尚待培育,尽管已有大量大型企业进驻重庆,但是仍然处于扩充期,市场潜力很大,想要做大规模,仍然需要继续等待。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