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民企与政府双向评价制度,意在让双方交流畅通;推新产业,以优化民营经济结构;出台新政,为民营经济“输血”……昨日,南岸区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平介绍,在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上,南岸祭出“组合拳”,预计到2015年,南岸区的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0亿级的企业将达20家,营业收入50亿级的企业将达2家,百亿级企业将达1家以上。
新制度
设民企政府双向评价制度
王平介绍,为更好推动民企与政府的沟通互动,今年6月,南岸区政府正式出台了“民企评价政府”和“政府评价民企”的“双向评价”工作机制相关文件。
“双向评价”范围包括政府区级部门、各个镇街、经开区部门、能源保障单位等。而企业部分则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商贸企业等重点骨干民营企业中,确定了200家作为被考核对象。
国虹集团副总裁何从华认为,“双向评价”将让政府与企业间的交流更加畅通,这对于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
新势头
民企撑起经济“半边天”
“2011年,全区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04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47%,实现同比增长13%。”区委书记刘宝亚在南岸区、经开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上指出。
2011年,南岸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有193户,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1%;2011年全区规模以上亿元企业99户,民营工业企业占85.9%。2011年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17.3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的49.5%。
新产业
电子产业装备制造成主打
王平介绍,纵观南岸区民营经济结构发现,民营工业经济中以装备制造和电子通信产业为重,工业产值占全区的比重过半。
何从华介绍,国虹集团投资30亿元在茶园新区打造的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预计3年后建成。建成后该基地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智能手机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北大方正等10余家知名企业物联网项目落户南岸,高科、中科诺等6家手机企业成功签约,以手机和物联网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业发展格局已具雏形。南岸区正逐步形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通信电子产品制造、化工、通用设备制造、烟草制品等5大新的支柱产业,这其中,民营经济起到不可估量的助推作用。
新政策
每年5亿资金扶民营经济
南岸区政府如何解决民企资金难题?王平表示,政府将从放宽经营条件、加大财政扶持、降低税费负担、创新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
“政府将每年拿出5亿元作为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王平介绍,这笔专项资金将重点用于企业创新技术、引进先进设备、扶持上市企业重组、鼓励类产业投资贷款贴息等。
王平称,预计到2015年,南岸区的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0亿级的企业20家,营业收入50亿级的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达到1家以上。到2020年,南岸区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75%以上,形成国资、民资、外资“三驾齐驱”协调发展格局。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