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谋划金融中介服务新平台 拟设四类创新融资机构

2012-08-13 14:06:31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梁龄

市金融办主任罗广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证监会助推西部企业IPO消息传递出积极的信号,10家拟上市渝企或从中受益。近日,隆鑫通用正式上市,博腾制药也已过会待上市。

目前,渝企上市融资能力如何,重庆在创新融资机构的设立方面还有何计划?针对诸多热点问题,市金融办主任罗广昨日接受了商报记者的专访。

目标:

两渝企有望10月香港上市

重庆商报:近来,证监会表示,将优先审核西部地区拟上市公司,扶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目前渝企的上市情况如何?

罗广:在证监会政策助推重庆企业上市的同时,重庆市政府也在扶持鼓励更多企业上市及上市公司再融资。2010年重庆有7家企业上市(其中A4家),去年有4家企业上市(其中A3家),而今年有望创出新高。在今年111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通过证监会审核成为渝企龙年第一股后,隆鑫通用810日已上市,博腾制药已过会待上市。

目前9家拟上市渝企都还处于审核中。重庆将发挥资本市场和非银行融资机构融资功能,预计今年新增直接融资800亿元。按照计划,我们将力争民生轮船、燃气股份、川仪自动化等3家企业年内过会。今年内实现5~8家企业上市的目标。在海外上市方面,协信地产、黑金环球已向香港联交所提交申请,预计10月上市。夫人在香港上市的工作正积极推进。

短板:

上市渝企再融资能力较差

重庆商报:目前重庆地区企业上市的情况在全国处于什么样的水平,重庆企业在上市融资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

罗广:截至2011年末,我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3068.83亿元,证券化率30.64%;但我市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国排名并不靠前。例如东部地区一个地级市就有上百家上市公司。在目前2474A股上市公司中,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山东等六省市上市公司数量过百,其中广东以坐拥376A股上市公司位居各省之首。总体来说,目前我们的上市公司数量、证券化率(指一个地区股市总市值与GDP总量的比值,这是衡量一个地区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等方面,在西部地区并无明显优势,要实现100%证券化率战略目标任重道远。

重庆企业,特别是老的一批上市企业,现在的质量还不是很好,再融资能力比较差,他们利用资本市场这个平台的意识和技能,都有待提高。

外资:

争取招商引资15亿美元

重庆商报:今年重庆在引进外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哪些计划?

罗广:今年,我市还将加大引进外资力度。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挖掘金融领域利用外资新渠道,主动出击招商引资,争取引进15亿美元投入实体经济。在引进外资的同时,我们将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的类别。比如,我们在引进外资银行时,重点将考虑引进新加坡、日本、韩国的,以弥补国别空白。此外,我市还有意引进台湾地区的金融机构,以完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市场。另外,我市还将吸引国际私募巨头来渝设立大规模的人民币基金,这对中小企业融资也是一大利好,可增加新渠道。知名外资私募股权基金进入,将完善和补充重庆创新型金融机构类型,增强重庆的金融辐射力和影响力,助推创新金融高地的建成。

创新:

拟设四类创新型融资机构

重庆商报:在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方面,下一步在创新金融机构的设立方面有何计划?

罗广:重庆确实还在谋划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新平台。目前,我市正在推动设立小贷公司融资中心、再担保公司、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中心、乡镇金融服务站四类创新型融资机构。具体说来,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就是为民营企业通过区域集优债、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方式融资提供中介服务,通过这样的平台帮助民营企业打包发债,提供专业的配套服务。加大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力度,提升对民营经济的服务能力。覆盖全市的乡镇金融综合服务站,将为金融机构业务延伸到基层提供“一站式”服务,但这个服务站不能接受存贷款业务的办理,主要是接受金融机构的服务外包业务,比如一个保险业务推销员可以接受多家机构的服务外包委托,就近为乡镇居民提供金融服务。成立再担保公司,主要是对大的担保项目进行再担保,分散经营风险。此外,我市将设立专门为小贷公司补充资金“弹药”的融资中心,这个由本土大型小贷公司和海外投资机构联合注册成立的小贷公司融资中心,注册资本金在20亿元左右,这个融资中心将在年内挂牌。

人才:

联手香港中文大学培养人才

重庆商报:金融产业的发展,除了创新意识的竞争,人才竞争最为关键,重庆对此做好准备了吗?

罗广:人才储备不足是个问题,也是我市建立金融中心的挑战。重庆目前主要通过人才引进解决燃眉之急,并大量选派人员到海外培训。同时,我市今年还将实施金融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开展“金融高端人才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此外,我们也注重通过合作培训人才,比如与一些股权投资机构建立合资公司,不参与分利,而着眼于本土人员参与专业团队,从而获得学习机会。

事实上,怎么把国内外的高端人才引进来,除了好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外,税收环境也尤为重要。如按目前的税收政策,高管人员如果有100万元收入的话,他可能累计要交40多万元的税,在香港是16%所得税,所以很多高管人员不愿意到内地来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税收政策一定得有突破。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