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去年美容业年产值高达180亿元 位居全国榜首

2012-07-27 15:27:08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刘渝畅

如今,美女已经成为重庆的关键词,天生丽质固然重要,后天保养也不可少。昨日,记者从“2012第十四届中国(重庆)国际美容产业博览会暨第六届美丽重庆时尚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去年,全市美容产业年产值达到180亿元,位居全国榜首。其中,化妆品和微整形成为美容消费主力军,并保持着快速增长。

美丽存折参展享优惠

据了解,主题为时尚潮流美丽人生的第十四届美博会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商委、市食药监局等单位承办,将于1026~28日在南坪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来自组委会的消息,本届展会预计面积达1.5万平米,标准展位800个,总人流量3万到5万人次。与往届相比,展会规模实现了质的发展,参展企业多达600~1000家。美博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展会期间,将举办第三届美业经济发展论坛、中华养生美容经济论坛、美容美发化妆品新品推介会、美容美发美甲职业技能大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们还为消费者提供了系列优惠活动。该负责人透露,消费者可免费在现场领取门票入场,并首次推出美丽存折。逛展市民拿着这本存折到各展位盖章,就能换得奖品和购物优惠。集的印章越多,奖品和优惠也就越大,幸运者将享受到韩国美容美发大师的专业服务。

美容业年产值180亿

来自市商委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市美容产业年产值约180亿元,占全市GDP3.8%,位居全国榜首。另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医学医疗美容院(机构)已达20余家,大型美容美发、养生企业达618家,而区县美容美发企业也达到2921家。

据悉,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美发、养生产品市场需求增势迅猛,已形成广阔的消费市场。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推动我市美容行业发展,从2009年起,连续由社团组织举办10届的重庆美容展览会已上升为市政府主办,多个综合部门联合承办。

市商委表示,目前,美博会的规模和档次均创下了重庆乃至西南美容行业性展会的新高,排名全国第三、西部第一,对促进美容产品生产企业落户重庆、延伸重庆美容产业链条、进一步做大作强重庆美容产业具有深远影响。

而据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会长、圣雅菲国际养生美容连锁集团董事长徐楠透露,市美容美发行业协会年内将出台美容美发行业规范的草稿,对美容师职业道德、行业收费、是否持证上岗等作明文规定。

此外,徐楠还坦言,尽管我市美容产业消费市场逐年扩大,其中仅化妆品经销商就多达一万多家,但专科类学校、培训机构及美容产业相关企业还比较匮乏。据悉,目前我市美容类专科院校仅10所。

化妆品微整形是主力军

“180亿元总盘子的累积,主要包含商超化妆品和美容整形机构两大消费板块。徐楠称,其中,她的公司去年一年仅美容业务一项的产值就达到1亿元。

我每年光是花在洗面奶、彩妆、面膜等产品上的花费就在一万多元以上。家住渝北区的市民郭晓燕告诉记者,她一年四季各用一套化妆品,由于喜欢用进口品牌,平均每套化妆品的价格都在3000~4000元等。

从我们商场近三年的销售情况来看,化妆品中特别是植物类和彩妆类销售额均保持30%以上的增幅。新世界百货世纪新都营销部经理汪维谊介绍,截至上半年,该商场化妆品销售额就超1亿元,同比增长30%按照目前的消费趋势,预计今年全年或突破2亿元。汪维谊透露,该商场仅是进口化妆品品牌数就从去年的14个增至目前的18个。

就整形而言,近年来逐渐呈现出年轻化。作为市内专业美容整形机构之一的美伽整形美容医院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称,随着消费者对爱美的不断追求,诸如双眼皮、取痣等小手术越来越受年龄在18~24岁的年轻女性的青睐,平均消费力在2000~5000元之间。

而微整形手术更是受到30岁及以上女性的追捧,平均消费均在万元以上。该负责人介绍,30~40岁之间的女性消费能力更强,且随着工作压力、年龄等因素影响,抗衰老、祛斑等能够促进面部年轻化的整形方式成为首选。

新闻链接

韩整形师培训最少12

据专业资料介绍,作为邻居的韩国,如今已经拥有1000多位整形外科专家、5000多位整形美容医生。

据了解,韩国明星在全亚洲的走红,让很多人对他们美丽端庄的容貌充满了向往,纷纷选择了整形手术,让整形美容这个行业在全亚洲掀起了高潮。另一方面,韩国整形美容业商业化运作虽然也只有20余年的发展史,但其从业医师整体技术水平较高且比较齐整。韩国整形美容师的培训比较严格,必须符合如下条件:(16年的医科专业学习;(21年的Inter网络技术培训;(34年的专业技能学习;(4)其间需通过5次重要考核,培养年限一般在12~14年。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