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新朝天门市场时代:迎龙华丽转身 孕育西部义乌

2012-07-25 14:45:50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鄢银婵

全国知名批发市场中,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城,成都荷花池可谓迁址扩大经营成功的范例。明年下半年,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将在南岸迎龙崭新亮相,超过300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3万个商铺不仅将使朝天门批发市场实现蝶变,同时还将改写重庆的商贸格局。

迎龙,位于南岸区东部,距南坪14公里,这个建乡于1930年的古老小镇,正在新的一轮城市产业转移中迎来发展良机。

昨日,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华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8月,新朝天门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将在迎龙正式开工,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明年下半年就能迎接首批商户入驻。

而伴随着朝天门批发市场整体搬迁工作持续推进,重庆的商贸格局也悄然生变。

搬迎龙 朝天门市场谋求蝶变

作为西部最大、名列全国专业市场第五位的朝天门市场,年交易额高达近200亿元。在重庆商贸发展历程中,其意义无可替代。

随着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交通状况越来越繁忙,国内各大批发市场相继掀起向城区外搬迁热潮,朝天门市场也不例外。

怎么搬?搬到哪里去?新朝天门批发市场如何规划,成为几大必须解决的问题。

20118月,市政府选定了南岸茶园新区迎龙镇作为朝天门批发市场新址。南岸经开区招商中心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新朝天门批发市场将被打造为立足大重庆、辐射中西部的商品进出口集散地、长江上游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以进一步打造市场品牌,完善朝天门市场功能。

秦华平认为,武汉汉正街、成都荷花池、浙江海宁皮革城,这些批发商贸中心最初都在市中心,后搬到郊区,不仅使市场交易量扩大了数倍,还将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及相关产业带动了起来,此外,浙江海宁皮革城还实现整体上市,“这些都是朝天门可借鉴的范本”。

记者了解到,新朝天门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超过300万平方米,商铺总量则将由现在的1.6万个增至3万个,实现蝶变。

谋巨变 迎龙小镇华丽转身

“以前,这里的身份标签是小村庄;未来,它将被国际商贸城、医学城、家电园取代。”南岸区迎龙镇镇长李念文告诉记者,随着朝天门搬迁工程进入日程,小镇正迎来华丽转变。

秦华平介绍,朝天门国际商贸城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一期工程将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

记者实地探访迎龙镇时发现,眼下这里是一个大工地,来自各地的批发商、建筑商、投资客及工人把这个昔日宁静的小镇“吵”的热火朝天。

朝天门批发商程建告诉记者,朝天门是全国服装批发中心地,也是重庆一大品牌,不管搬迁到哪里,这个品牌不会丢。“我已经去迎龙镇考察过几次,那里很不错,我已经在着手准备购买厂房了,既是投资,也能为自己企业发展提供空间。”

记者发现,造访小镇的还有一些投资客的影子。在重庆生活快10年的贵州人王雨婷已多次被家人催促去“新朝天门市场”看一看:“他们认为迎龙镇看起来位置比较偏,但投资潜力巨大,趁着还不够热,应该迅速下手购买商铺,等着升值。”

新枢纽 一期将增20万人流量

“火车、港口、长途客运、公交、轻轨,都将实现无缝对接,市民驾车到新朝天门市场,只需10余分钟时间,轨道交通6号线也将延伸至市场内,并修建3万余个停车位,为商户及供应商等减少后顾之忧。”李念文说。

此外,酒店、餐饮等商务配套及生活服务类项目也正在规划中。秦华平告诉记者,目前迎龙镇共规划了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各一个,单个酒店的面积就在2万多平方米左右。

各类人群汇集迎龙,最直观的反应便是房价。李念文称,镇上的房价已从去年的每平方米3000元涨到了5000多元,还一房难求。

秦华平也直言,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所带来的商贸中心、物流集散地等概念将为当地经济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我们一期工程入驻商户就会高达4万户,这能直接为当地带来日均20万人流量,这些人都需要吃、喝、玩、住、行,对餐饮、住宿、娱乐、交通领域的拉动作用及周边区域的辐射效应目前都难以预估。”秦华平说。

纵深

重庆商贸格局生变

南岸经开区招商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朝天门市场搬迁至南岸迎龙镇,原有的商贸格局将被打破。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我市“十二五”规划,重庆将建成中国西部国际物流中心,并打造出以“一江两翼三洋”为布局内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这要求包括朝天门市场在内的内环线内一级市场,都需要搬到内环线外、外环线内的区域。”

秦华平也称,为了与南坪商圈形成互动,政府在规划上将茶园商圈的重点放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形成东部新城商业中心区;并作为茶园工业园区的配套功能区,商圈以长生、迎龙为中心,形成医药、汽车、家具建材、消费类电子、食品批发、百货为一体的购物中心,拉动经济增长。

“可以说,朝天门国际商贸城的整体入驻,是对茶园商圈内容上的强势补充。”秦华平说,朝天门国际商贸城能通过商贸流通优势让茶园新区充满活力。

重庆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曾国平表示,过去由于重庆山水相隔的地形,造成了重庆商业发展初期,都是以集中组团的形式出现,很多商业形态密集扎堆,形成了拥挤而又热闹的局面。而随着城市人口增加,核心区域发展空间有限,将商业体往外搬迁,并形成集聚式商业形态,成为必然。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朝天门市场在迎龙镇更好地“生根发芽”,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已经数次前往浙江义乌、云南昆明等地学习考察,吸收经验。“今年4月,我们还去了韩国首尔考察,计划将服装、美容等相关产业引入市场,并与韩国方面形成一些意向性协议。”秦华平说。

据了解,新朝天门市场在迎龙镇的发展路径为:20112012年建成30万平方米商铺和20万平方米配套设施;2013年新市场建设全面完成;从2014年起到“十二五”期末,市场发展将实现业态优化,品质提升,做大做强。

“沿着这条路走,会有很多的梦想。而最大的梦想,则是进一步让重庆商贸格局迈向规范、科学、合理、可持续。”曾国平说。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