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广东农村综合改革 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2012-06-20 16:44:2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徐滔 赵进 盛正挺

从2008年开始,广东开始进行农村综合改革先期探索。去年2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决定在我省40个山区县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要求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建立起具有广东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体制机制。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对农村综合改革给予高度关注。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立足实际,广东“两条腿走路”,分别推进珠三角农村综合改革和全省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改革之路。
难:改革经费捉襟见肘
招:完善配套措施推进改革
许美好是阳山县阳城镇范村社会综合服务站副站长。今年4月开始,她以一名村计生干部的身份兼任村代办员。
“自从服务站建立以来,村里群众和干部的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许美好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代办工作开始后,晚上不再准时下班,白天也不再有空顾及农活,自己摩托车的油费也增加了不少,但她认为这些付出很值得。
代办工作展开以后,证件的复印都由服务站承担,这成为一笔不可忽略的支出。范村服务站站长陈景平也坦承经济上确实存在压力,“县里每个月的经费一共是300元,要涵盖摩托车的油费和办公费用,用起来捉襟见肘。”
6月初,全省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现场会在阳山县召开,如何让已迈开步伐的改革不因“缺粮”而夭折,引发了与会者的密切关注。
“在山区县建立覆盖到村的服务网络,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农村综合改革,阳山走在全省的前面”,广东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厅副厅长陈祖煌认为,“贵在坚持,希望阳山能完善配套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让改革效果更持久、更扎实”。
陈祖煌表示,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完成改革艰巨任务,仍有不少问题和不足。“个别地方领导和部门仅仅把农村综合改革当作上级要求完成的一项工作任务来对待,没有从发展的需要,通过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山区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陈祖煌说,目前,改革工作进展不平衡。有个别地方改革缺乏内在动力,仍停留在实施方案上,尚未拿出过硬的措施和办法,改革工作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此外,改革特色不够突出。一些县思想不够解放,创新精神不足,地方特色不够突出、针对性不够强,实际成效不明显。
延伸
服务网络覆盖到村
6月7日,天还没亮,在深圳务工的胡成踏上回家之路,此行要回清远为即将降临人世的孩子办理准生证。
他的老家青莲镇江佐村,位于清远阳山县连绵大山中。按照以前的经验,办理一张准生证,要在村、镇、县来来回回跑多个部门。算上路途时间,办妥所有手续至少要花三四天。但胡成这一次却只请了一天的假。
下午3点,备齐相关材料和证件,胡成走进江佐村社会综合服务中心。曾经在村里负责民兵和治安工作的陈海清,是他要找的“代办员”。陈海清接过胡成准备的材料,简单核对后,跳上摩托往镇上开,“最多一个半小时办好”,他语气肯定。
下午4点20分,陈海清将办好的准生证交给胡成。“赶5点末班车从县城回广州,再坐动车回深圳,晚上10点就能到!”胡成很是开心。
阳山县青莲镇镇长陈文祥给南方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青莲到县城公交来回费用是12元,跑各部门交通费约20元,再加上在外的餐饮费用,胡成能在一天内往返两地不仅节约了时间,也减少了花费。
这得益于阳山县在今年5月全面推行的县镇村综合服务网络。据悉,全县167个服务站已连接成一张无死角全覆盖的服务网,只要村民找到当地的服务站,所需办理的证件就可以通过这张网“上下传递”。
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切入点,阳山整合资源、引入成熟信息技术,建立了三大服务系统,使县镇村三级社会综合服务平台成为连接紧密,沟通便利的有机统一体系。建成的网络办公系统与摄像头、扫描仪等连接,在县镇两级社会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纸质资料电子化,实时系统内流转,实现了业务审批全程网络化,提高了审批效率。
难:政经合一职能相混
招:分权而治给基层“松绑”
与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缺粮”不同,珠三角农村综改中,如何用好钱、管好钱,也颇让人费脑筋。
长期以来,珠三角农村实行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混合管理体制,政经合一、职能相混,有的村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甚至被经济组织“绑架”。
在收入分配上,村委会作为行政和社会管理组织,想通过分配实现公平平等;而经济组织却想通过分配提高效率,“经济账”和“行政账”最终融为一本“糊涂账”。
为破解这一矛盾,佛山南海迈出了改革关键一步:“政经分离”,意图将基层农村从以往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为了让集体资产透明运作,南海建立了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和财务监管平台。
南海区城乡统筹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庄少伟表示,南海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500多亿元的,集体资产交易平台一方面清除暗箱操作的土壤,另一方面也通过公开交易,促使集体资产增值。
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该平台上共组织了1437宗交易,成功交易了8788宗资产,交易年标的金额达2.13亿元,总标的金额28.77亿元,成交价格比底价增值了31.13%。
除了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南海还建立了财务监管平台与之配套运行。前者保障资产交易公开、透明,后者则保障农村财务规范、安全。
延伸
党建创新激发农村活力
“不论怎么改革,党组织只能强化,不能弱化。”在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看来,“政经分离”可为基层社会建设、基层集体经济转型改制等做好深层铺垫,更重要的是,还可为加强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埋下伏笔。
在这样的思路下,一次围绕基层党建的系统化创新和改革,在南海全面启动。
记者发现,南海此次基层党建创新,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经联社全面建立党支部,条件成熟的经济社建立党支部,两者均探索纳入“两新”组织管理。
去年11月,丹灶镇五个城乡社区整合为两个大社区,并成立相应的社区党委;去年6月,桂城街道平东社区和大沥镇河东社区两个社区党总支部,也升格为社区党委;更早一点,南海所有城乡社区的党支部,均升格为党总支部。
按照规划,南海将由村(居)党建统筹基层各类党建,探索在楼宇、行业协会、同乡会等分类分行业建立党组织,实施党组织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以此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之后,南海还将实施“党员服务行动计划”和“党员形象提升计划”。
改革者说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
南海把握去年的村(居)换届,大力推进“政经分离”,把自治组织成员与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力和边界进行分离,不让经济组织“绑架”自治组织。南海的改革不是消灭矛盾,而是把矛盾的边界范围划清了。
这不仅为党如何强化执政之基破题,还为社会建设重构主体基础、村居自治回归与重构破题,为村居集体经济二次转型改革破题,为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延伸至村居社区破题。
捍卫基层,治以自治。从执政党的角度看,捍卫基层是执政之基;从社会建设看,捍卫基层是社会建设的主体与微观基础;从政府放权角度看,捍卫基层是政府释放权力的落脚与重点。
旁观者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
改革要继续反思农村集体经济的成败得失,更彻底地进行农村产权改革;要考虑把农村治理的思维彻底转变为城市治理的思维,把村街整治以后形成的小型专业农户居民点就近划归城市社区管辖,取消村委会建制;要确立以自治为核心、法制为基础的基层政治改革思路,推动基层社区的法制建设。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在我看来,在社会还无能力承接政府下放的权力阶段,一方面需要政府先培育好新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要发挥党员、工青妇等现有组织的作用,让现有组织“两条腿”走路。应分类别分行业设置党支部,将基层党建建至经联社等每个角落,给党组织重新定位,跟社会产生紧密关联。

责编:早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