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五有工程”为农民工们扎根城市助一臂之力

2012-05-30 15:29:34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管理员

学会一技之长

迈出扎根城市第一步

“五有工程”即:农民工就业有岗位、农民工困难有帮扶、农民工子女有学上、农民工住宿有保障、农民工文化活动有载体。

“融入城市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就业岗位。”大渡口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冯大鹏说,农民工找到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具备一定的就业技能,工会作为“职工之家”,服务农民工,责无旁贷。

对此,大渡口全区 五街三镇全部成立了农民工工会联合会,让农民工学习技能知识“有地可寻”,并设立专项教育经费,用以定期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技术知识培训。

培训根据农民工特点量身定做,更加注重实用性,同时,结合就业愿望和企业用工需求,重点开展家政服务、病患陪护等热门项目。农民工有了一技之长,就迈出了在城市扎根的第一步。

据统计,2011年,大渡口区总工会免费培训农民工5000余人次,其中,不少人凭着培训后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就近就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农民工公寓

撑起城市里的第一个新家

找到工作后,最迫切地就是在城市里安个家。

“没有像样的家,就消除不了心中的漂泊感。”冯大鹏说,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大渡口建桥工业园区中,很多企业尚处于爬坡阶段,没有足够能力为农民工提供良好住所。

这样的背景下,以“农民工住得起、政府拿得出、企业能负担”为前提的“蓝领公寓”应运而生。

“蓝领公寓”以每平方米每月9元的价格出租给企业,企业再以同样价位或免费出租给员工。

“现在,我不仅每月能少付近300元房租,住得也比在外租房时好多了。”在秋田齿轮公司工作已10年的四川南江籍农民工唐飞,于一年前搬进了“蓝领公寓”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紧凑小巧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还摆上了不少装饰品。

“这就是我的家,在自己买房前,我会一直住在这里。”唐飞说。

多方位帮扶

让农民工感受亲人般的关怀

此外,大渡口区总工会通过建立农民工困难多方帮扶机制,形成了“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的长效机制,与区工商联及农水局、人社局等建立联席制度,形成农民工权益维护“联保”,让农民工困难有帮扶,在城市感受亲人般的关怀。

同时,坚持开展金秋助学工作,对农民工困难家庭中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资助,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

在文化活动方面,该区总工会支持倡导企业建立职工书屋,配备电脑,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员工进行充电。现已建成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2个,市级工会职工书屋30个。同时,开展的工会电影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也受到了农民工的普遍欢迎。

编辑:王琴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