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陕西高陵县: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五招数

2012-05-11 11:44:56  作者:SystemMaster
高陵县是陕西省和西安市确定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高陵县充分利用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在土地流转、村庄改造、养老保险、金融创新、合作共建等重点改革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树立了典型和样板。

新招之一

以土地流转破解现代农业发展难题

土地分散经营是当前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高陵县大胆触及这一农村改革的深水区,认真扎实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篇大文章,实现了在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不变前提下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重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2万亩,比2008年底的2700亩增长了14.5倍,现代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6600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3%。一是搭建机构平台服务流转。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收集发布流转信息、政策咨询、项目审核、合同签证等工作。围绕强化服务,建立了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规定以不低于800市斤小麦的价值作为全县土地流转指导价,并设立土地流转保障基金,降低农民出让土地经营权的风险。二是创新支持政策鼓励流转。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定(试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若干问题的意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办法》等文件,规范土地流转和管理工作。三是丰富流转形式促进流转。高陵县探索出了符合自身实际、特色鲜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互换出租转包入股等多种形式。四是提速现代农业推动流转。土地流转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在已流转的4.2万亩土地中,已有3.95万亩实现规模经营,占全部流转土地的94.05%,其中大型农业产业化公司和企业经营面积近万亩。

新招之二

以村庄改造助推城镇化加快发展

高陵县从村庄改造入手推进城镇化,通过政策带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群众互动的方式,探索出了小村并大村、城边村并入、城中村融合三种村庄改造模式,在政府不出钱,群众不掏钱的前提下,实现了农民居住设施、环境和条件的城市化,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建设缺规划、城镇化建设缺土地、新农村建设缺资金等问题,促进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探索出了一条加快推进城市化的新路子。一是建立政府运作的小村并大村模式。把距离较近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就近集中安置,对原村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土地指标由政府通过增减挂钩政策进行拍卖出让,出让收益用于安置区建设。腾出的土地仍然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以东樊村为例,通过改造,村庄面积缩小了62.7%,户均用地从1.14亩减少到0.39亩,户均房屋资产由7.36万元增加到25万元,户均耕地由5.41亩增加到5.6亩。二是建设村企合作的城中村融合模式。高陵县从去年开始,先行在泾渭工业园内的杨官寨村启动了城中村改造。改造完成后,该村每户农民可获得2套高层住房和一定面积的商业用房,房屋资产将增加3倍,杨官寨村更名为杨官寨社区,134541名村民实现由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身份转变,直接融入城市生活。三是实行政企合作的城边村并入模式。由政府统一负责,先行启动鹿苑镇田家村田家四组改造,拆除了原村庄,启动了占地35亩的11栋多层安置楼建设,按照拆一还一形式进行资产置换,并给每人无偿分配5平方米的商业用房。由于这种模式采用了市场化的改造办法,先投资后收益,又被当地群众形象地概括为先啃骨头、后吃肉的模式。

新招之三

以养老保险带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养老保险与新农合、义务教育制度构成了我国农村福利制度的三大支柱。20093月,高陵县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为基础,兼顾传统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彻底改变了广大农村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让农民和城市干部职工一样领上了退休金。一是保基本。参保人员领取的养老保险金介于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之间,可保障最低生活需求。二是广覆盖。打破城乡界限,将年满16周岁以上未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高陵县户籍人员全部纳入保险范围,这在国内尚属首例。三是可持续。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长期的社会保险制度,由政府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四是有弹性。缴费标准设为100元至600元、900元、1200元、1500元多个档次,城乡居民可根据经济承受能力自行选择任意一档进行缴费,缴费比例越高,将来享受的养老待遇也越高。五是能转移。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可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进行相互转移。六是待遇享受家庭参保捆绑。以家庭为单位,家庭内所有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只要全部参保并正常缴费后,60周岁以上的老人即可直接领取80元的基础养老金。七是兼顾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对人均不足0.3亩的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社会养老保险,政府缴费补贴由每人每年75元提高到100元,领取养老保险的补贴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20元,有效地化解了新征地与已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政策上的差异。目前,全县参保人数达到11.5万人,参保率达到86%45岁以上重点人群参保率达92%

新招之四

以金融创新探索服务三农新途径

如何破解融资难、特别是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是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难题。高陵县从金融创新入手,走出了一条依靠市场力量破解统筹城乡发展资金困局的新路子。一是启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唤醒农村土地融资功能。高陵县在与农村合作信用社沟通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把群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静态的资产变成动态的资本,可抵押贷款,可增值升值,可流通变现,可谓点。到今年6月底,已向47户农民发放300亩土地的200多万元抵押贷款。二是成立阳光村镇银行让农民沐浴金融创新的阳光。今年6月,高陵县在与西安市商业银行等共同投资成立了西安首家村镇银行阳光村镇银行,主要定位为三农服务,开设了小额农户贷款、专业农户贷款、微小企业贷款、农房改建联保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贷款等信贷产品。由于该银行贷款程序简便、门槛低、办理周期短,被农民称为自己的银行。三是成立汇通小额贷款公司实现民间资本在农村的聚汇、流通。20093月,高陵县成立了全省首家民营贷款公司西安汇通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为农民、个体户、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目前,该公司已为个人发放贷款6383万元。四是组建三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搭建政府统筹城乡融资平台。由政府出资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三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为该县统筹城乡发展融资。今年以来,该公司总投资达到40206万元。

新招之五

以合作共建构筑城乡互动发展格局

高陵县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中,坚持开放办县,按照不图所有,但图所在的思路,成功实现了与开发区、城区、大型企业的合作,搭建起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平台,促进了高陵县与开发区、城区及大型企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多赢的效果。一是深化与经开区合作,推动统筹发展。近年来,高陵县通过实施园区带动战略,走出了一条依托开发区带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路。在园区发展上,经过与经开区共同努力,签订了泾渭工业园扩区协议,计划将面积由目前的20平方公里扩展到50平方公里,解决泾渭工业园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打造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二是开展与城三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抓住市委、市政府支持城三区与远郊区县合作发展的有利时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采取跨空间合作开发的模式,邀请城三区到高陵县建设工业园,城三区负责工业园的资金引进、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高陵县负责征地拆迁。三是强化与大企业合作,打造统筹城乡亮点。高陵县积极吸引省市大型企业到高陵参与统筹城乡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责编:早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