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香河,无论是县城还是乡村,随处可见的是四通八达的宽阔马路、令人赏心悦目的鲜花绿地、整洁靓丽的住宅小区,全县到处呈现出一派现代都市气息。
今年年初,香河县委提出要把长远跨越发展和短期快速增长有机结合起来,把一、二、三产结构调整有机联系起来,用一个全新的近期、中期、远期"三期"(城镇化、工业化、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城乡统筹,促进经济繁荣。
在近期发展规划中,该县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有利于加快城市化、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有利于催生农业新兴业态这三个政策的契合点,通过抓好五项工作的统筹,有效破解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制约,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统筹规划县域全局,致力城乡同步发展。该县聘请上海同济大学专家,按照"一体两翼"的城市发展架构,对全县300个村街进行全域城乡统筹规划。规划布局为一个中心城区、两条城市发展带和20个新型农村社区,并利用道路交通、配套设施、绿化景观、标志性建筑将各个板块有机串联起来,形成立体、丰富、多元的板块格局。
统筹三大产业布局,筑牢区域经济基础。该县立足于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同步推进,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合理布局城乡产业。在工业项目上,引导大项目向园区集中,以"三园九基地"为重点,集中打造城乡工业发展平台。
在三产发展上,充分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京津周边现代服务业高地。在总投资232亿元的上海绿地食品城、亚太材料城等"六城同建"基础上,又有投资100亿元的阳光红岩领袖文化产业园、投资70亿元的北京首创养老基地等一批新型三产服务业项目相继落户,标志着香河县以家具城为代表、以商贸物流为业态的三产体系正迅速向文化创意、社区养老和高端消费等领域加快迈进。
在现代农业上,该县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并着力构建集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建成后,将辐射带动钳屯、五百户等6个乡镇10万亩土地,当地农民收入将提高30%以上。
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发展环境。为提高农业生产条件,该县连续6年实施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1.04亿元,投资和建设规模均居全省前列。
该县以联通京津、联通东西两城区、联通各开发板块为重点,启动实施了投资22亿元的12项城乡重点路网建设工程。该县还启动了污水处理厂、燃气站、供热站、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三年大变样",与新农村建设一体运作,同步启动了"城中村"改造,着力打造一个人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土地集约利用的香河新城区。
统筹社会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该县以新型农民社区为重点,出台了《香河县新农村社区建设标准》,对新型农村社区配套设施以及社区服务场所的规划与建设作出了硬性规定,确保群众迁居后的公共生活空间和基本服务需求。同时,推进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用设施建设,以19项教育基础设施工程为重点,加快了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统筹基本服务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该县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全民、层次与类型多样、多元化筹资、社会化管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该县全力实施医疗惠民工程,全县22.43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9万参合患者从中受益;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5%;51名残疾人成功就业,56名白内障患者得到免费治疗,爱心超市发放衣物3754件;发放廉租房补贴55万元,阳光馨城经济适用住房已有750套分配到户,有效缓解了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