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未来3年"生态滨海"建设投资超3000亿元

2012-05-11 09:21:46  作者:SystemMaster
未来三年,重点实施道路交通、能源、水资源、环境综合整治

□预计建设工程项目超过300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年底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到日产5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海水淡化基地

天津频道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这是未来生态城市给我们描绘的景象。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目前,滨海新区正在掀起生态城市建设高潮,未来三年新区将重点实施道路交通、能源、水资源、环境综合整治等四大系统工程,预计建设工程项目超过300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

在滨海新区,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代表的一批生态城区的探索性建设,将为我国宜居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生态城将在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10年的时间基本建成。建成后将成为综合性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平台,国家级生态环保培训推广中心,现代高科技生态型产业基地,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建设的交流展示窗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宜居示范新城。

近年来,大量优质新能源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滨海新区聚集,形成了新能源产业集群。在滨海高新区,目前已经汇集了众多新能源龙头企业和研究单位,重点围绕贮能电池、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四大板块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聚集优势;在天津开发区,以维斯塔斯、东汽风电、京瓷太阳能为代表的绿色企业集群发展迅猛,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开发区主导性产业之一。这些新能源产业规模增长迅速,产业创新能力、企业技术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使得滨海新区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重地。

新区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对水资源的需求也继续增大。作为国内海水淡化产业重镇与研发中心,滨海新区在海水淡化设备制造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企业集群和产业规模。凭借反渗透法进行海水淡化的关键技术,新区在膜材料和膜组件、污水膜处理方面走在了国际前列。目前,一批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已经或即将在新区建设完工,去年10月份投产的大港新泉淡化水项目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水淡化厂,仅项目一期便可日产淡水10万吨;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的北疆电厂一期项目和临港工业区海水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都在全速建设中。预计到今年底,滨海新区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达到日产50万吨,海水淡化年生产能力达1.5亿吨以上,成为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基地。

在不断加快经济建设、激发城市活力的同时,滨海新区始终把探索循环经济作为重要任务。新区全力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和生态城区,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努力成为中国“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先行区。作为新区核心区域之一的开发区是我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创造了闻名遐迩的“泰达模式”。北疆电厂作为新区内循环经济产业链试点项目,构筑起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等五位一体的产业链。汉沽和大港的两座垃圾发电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滨海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同时,垃圾发电焚烧每年可为滨海新区节省26万吨的碳排放指标,对新区节能减排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完)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