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李伟伟:农业的“底线思维”

2014-07-02 16:15:25  来源:本网  作者:李伟伟

(作者:国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农业是社会的“基本生业”,是其他产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业需要“底线思维”。农业的底线是绝不能成为“四化同步”的短腿,从而影响我国全面现代化的顺利推进。

底线一:饭碗绝不能端在别人手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粮食安全观,制定开放条件下现实、理性的粮食安全战略。首先,在思想上不能因“十连增”对粮食安全问题产生任何麻痹松懈。其次,苦练内功,努力提高粮食的有效产出和供给,同时高度重视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粮食节约。再次,在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全面净进口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善于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底线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绝不能动摇。作为党在农村的政策“基石”,中央一再要求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绝不能动摇。首先是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一“魂”不动摇,做实农民集体这一所有权主体。同时,坚决抵制农村土地私有化和国有化这两种倾向。其次是进一步完善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明确界定国家、集体的农地权利,有效维护农民的农地合法财产权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不妨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不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经营体系构建相冲突。相反,有了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双方才敢于流转,才能较长时间流转。

底线三:农业生产绝不能“后继无人”。中国的农业发展关键靠“人”。但是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以及农业的职业声望低等原因,导致“谁来种地”问题突出。今后,一是要将农业打造为有利可图的朝阳产业,让务农有合理的经济回报。二是要下大力气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让他们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三是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农民以务农为荣,腰杆真正挺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农业才不会后继无人。

底线四:农业发展绝不能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些年我国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的超强利用和对环境过度破坏的基础上的。今后农业的发展必须要以保护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一是加强对现有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和修复,逐步偿还农业生态环境旧账。二是树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发展理念,不欠农业生态环境新账。三是加大对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处罚力度,让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只有这样,我们的乡村才能保住青山绿水,美丽中国的梦想也才不会落空。

底线五:农产品质量绝不能再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如果得不到保障,不仅影响消费信心和产业发展,更影响政府形象。农产品质量已经到了非抓好、非抓出成效不可的时候了。首先,明确监管的重点产品和领域,对“高危产品”实现重点突破。既要减少相关投入品的使用,又要强化属地安全管理。其次,运用有效的手段和监管体系。在“产”上,大规模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活动;在“管”上,注重从体制上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和网络。再次,加大违法预防和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一次违法、倾家荡产”的高昂代价。唯有此,才能真正见到成效。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