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车海刚: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时空意义

2014-06-04 16:44:02  来源:本网  作者:车海刚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副总编辑)

继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后,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亦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正在全新改写。

2014428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会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对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思考和建议。

在此之前三天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再往前追溯,今年两会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即出现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

那么,为什么要建设长江经济带?现在做出这一决策部署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首先,从空间维度看。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规律,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经历。长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河和排名世界内河货运量第一的“黄金水道”,自西向东连接着发达的沿海和广袤的内陆,覆盖了超过1/5的国土、约6亿人口,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以往,我国客观形成及重点打造的经济区域主要为“块状”,而长江经济带这一“条状”区域,可以串起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大板块,更好地实现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互补、产业的转移衔接和优化升级以及市场的整合统一。并且,长江经济带将与沿海一线构成“一纵一横”的T形格局,撑起未来中国经济空间的主干骨架。

其次,从时间维度看。长江经济带从提出概念和设想到成为战略决策,大约历经了30年。目前,付诸实施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有效推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使之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必然是一个关键性任务;另一方面,中国当前处于发展速度换档器、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亟须寻找新的发展引擎和促动转型升级的抓手。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相对饱和、遭遇“瓶颈”制约的现实,正与中西部内陆地区加快开发开放的需求相呼应、相契合,横贯东西的长江经济带是把这两者对接起来的再合适不过的载体。如果说,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所观照的是南北之间以及环渤海地区内部之间的发展不均衡,长江经济带所要解决的则是更为严重的东西发展失衡问题。以此视之,建设长江经济带既恰逢其时,又可谓当务之急。

最后,从国际合作的角度看。长江经济带溯大江而上,不仅深入中国腹地,还可通过重庆等节点继续向西延展,与正在建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连接;向东,则可借由沿海一线,与建设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由此,能够融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形成东西双向,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的中国开放新棋局。

当然,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最大难点仍在于破除行政藩篱,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流域现代市场体系。各自为政、市场分割,是长江经济带延宕数年却仍基本停留在“构想”阶段的深层原因所在,也是此次中央将其确定为国家战略所要力促突破的方面。京津冀地区仅涉及三个省市,实现一体化发展都举步维艰,长江经济带包含11个省市,协调、磨合的难度就更加可想而知。近几年来,长江沿线多个省份均制定了基于本行政辖区范围的区域发展规划,诸如安徽的两江经济合作区、湖北的武汉经济合作区等等;从各省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来看,彼此之间也多有同质化竞争的现象。

据悉,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预计会在年内出台。期望它能高屋建瓴地建立起通盘规划和整体协调机制,使长江经济带真正产生分工、融合、互动、共赢的协同效应,而不是一堆“装到麻袋里的土豆”。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