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韩俊: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2013-09-27 16:42:39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作者:韩俊

近年来,中国粮食供求总体上呈现紧平衡状况,结构性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务之急是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安全。

衣食足,仓廪实,天下安,这是亘古不变的社会规律。粮食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对我们这样一个泱泱人口大国而言,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用世界近9%的耕地、6.5%的水资源,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中国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趋突出,粮食增产的环境成本也日益增加,粮食安全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必须坚持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无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粮食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连续9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万亿斤,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791亿斤,年均增产353亿斤,年均增幅3.6%。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有两次粮食增产连续超过5个年份的纪录:一次是从1950年到1958年,粮食生产连续9年增产。第二次是1962年到1967年,粮食生产连续6年增产。其他阶段粮食生产一直没有走出“两丰一平一减”的周期循环。这次粮食“九连增”,累计增产粮食3177亿斤,是建国初期“九连增”的近两倍。粮食“九连增”是在国际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国内自然灾害频发、通胀预期加重等严峻环境和挑战下取得的,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中国粮食产量不断打破新的历史记录,这确实鼓舞人心,但也要看到,在粮食连年增产的背景下,粮食进口量也直线上涨。1996年以前,我国为大豆净出口国,此后,大豆进口一路飙升,2012年大豆净进口量达到5838.4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不仅大豆需要大量进口,近几年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谷物进口量也激增,2008年进口量为154.1万吨,2010年增至570.9万吨,2011年略降至545万吨,2012年增至1398万吨。目前,三大谷物均为净进口。2012年中国粮食净进口规模达到7748万吨,粮食年度自给率已降至88.4%,其中大豆自给率18.1%。

粮食连年增产,进口量不断攀升,一是与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价差的变化有关。最近几年,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快速增加,推动粮食价格稳步提升。而国际粮食价格高位回落,国际市场的小麦、玉米等加上运费、关税和保险等费用运到国内仍低于国内价格。2012年国际国内较高的价差导致粮食进口量快速增加。2012年1~6月,进口小麦到岸税后价比国内优质小麦销区港口价低150~350元/吨,进口玉米到岸税后价低于国内价格大约150元/吨。二是与人口增长有关。2000年至2011年,中国总人口增加7992万人,年平均增加726万人。人口规模扩大直接导致粮食需求的增长。三是更与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动有关。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膳食结构不断改善,食物消费日趋多样,口粮消费逐步减少,肉、禽、蛋、奶、水产品及食用植物油等消费逐步增加,营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物热值、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相应地,粮食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大米、小麦和其它粮食在粮食需求中所占比例下降,大豆和玉米在粮食需求中所占比例上升明显。在国内粮食“九连增”的背景下,以大豆为主的粮食进口激增,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这一点从大豆的使用构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从用途看,大豆进口主要是满足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后对植物油的需求,大豆加工副产品豆粕可以作为饲料,满足养殖业对蛋白饲料的需要,这些都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粮食需求,而是体现了更广泛的食物需求。中国榨油用大豆需求快速增长,从1996年的57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5620万吨,增长近9倍,在大豆总需求中的份额由1996年的40%提高到2010年的81%。随着榨油用大豆使用量的快速增长,国内豆粕产量显著提高,由1996年的46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4380万吨。中国是既缺食用油更缺饲料蛋白的国家,进口大豆榨油,既可弥补食油的不足,还可利用豆粕促进饲料加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豆进口填补了国内市场供给缺口,为发展现代养殖业和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供了有效支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生产迈上了新台阶,粮食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出新的变化,即粮食供求总体上呈现紧平衡状况,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所谓紧平衡,是指粮食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在品种结构上表现为:小麦供求总量基本平衡;而稻谷消费比重逐步提高,供求总量长期偏紧;玉米由于饲料与工业加工需求逐年增加,供需关系日趋偏紧;大豆已日益依赖国际市场。

未来10~20年,中国将由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仍处在食物消费结构持续转变的过程中,除了口粮消费会继续下降外,其他农产品的食用消费都还有较大增长空间,粮食需求总量将会持续增长。同时,耕地减少势头不减,水资源短缺加剧,气候恶化影响加深,国际市场动荡不定,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格局也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粮食将面临供需差距拉大的巨大压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今后中国粮食及食物安全目标将是保障全体人民从“吃饱”到实现“吃好”。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仅仅局限于国内耕地和水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不断增长的需求。以2010年为例,中国进口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于在国外使用了7.6亿亩播种面积,这相当于中国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充分利用世界粮食市场和粮食资源,不仅代价太高,而且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布局必须立足于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但中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如过分依赖粮食进口,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必须清醒和理性地把握好粮食进口的度,坚持立足于靠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首先,这是由粮食的极端重要性决定的。粮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不仅具有食物属性,也具有能源属性、金融属性、政治属性、人权属性。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民以食为天。安民之本,必资于食,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因此,治国安邦必须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

其次,这是由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1/5,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能力有限,中国如果粮食进口过多,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一旦出现严重的粮食供求缺口,国际市场也满足不了我国的需求。

再次,这是由中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中国小麦、水稻、玉米的单产水平已经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56.7%、56.6%和2.6%,但仍然分别是单产排在前10位国家平均水平的60%、71%和67%左右。2011年,全国270个早稻万亩示范片亩产比所在县高122.1公斤,95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比所在县平均亩产高142.5公斤。这说明,如果能妥善应对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科技支撑不足、自然风险增多等不利因素,未来我国粮食增产潜力仍然十分可观。预测表明,即使城镇化能顺利推进,2020年和203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仍会多达2.1亿和1.6亿人。显然,在国内粮食生产仍有很大潜力可挖的条件下,如果过度进口粮食,必然会冲击国内粮食生产,造成大量农民失业,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最后,这是由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决定的。据测算,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年均增长1.1%,产量年均增长0.5%。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2008年全球发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世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严重冲击,甚至出现社会动荡。2008年以后,世界粮食价格曾短暂回落,但很快又出现震荡性快速上涨。世界粮食市场动荡不定,价格大幅度上涨,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美元贬值、气候因素和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供给不足,生物燃料和消费结构变化导致的粮食需求旺盛,部分国家出口禁令,国际投机资本在期货市场上的炒作等。世界粮食价格除了受一般供求关系影响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还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外部条件不容乐观。一方面,不断增长的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对全球粮食生产形成制约。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发达国家粮食需求领域的拓展,将使得全球粮食消费持续增长,全球粮食供需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南美洲、非洲、部分周边邻国的粮食生产潜力较大。如果能通过加强合作开发,挖掘生产潜力,不仅能够增加中国粮食来源,而且能够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对增加世界粮食市场供应具有重大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出于对国家领土主权、国民心理、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等方面的考虑,一些国家采取限制性购买土地的政策,还有的国家采取禁止的政策。海外大规模土地开发,需要在水利建设、品种繁育、机械购置、道路修建、粮食加工和储运等方面进行巨额投资。全球正在进入高粮价时代,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面对不断上涨的国际粮价,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保护国内供给,甚至不惜禁止粮食出口。“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责任要求都在不断增加。中国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