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周全德: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并非一样化

2013-09-25 10:29:13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周全德

现阶段,大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大政方针。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获得新动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得到合理处置,“稳中求进”的新效能得到充分显露,科学发展的新气象和新局面得以顺利形成。然而,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一些亟待改进的偏差之处必须高度重视,其中就包括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的曲解及其在实践中的走样,即违背城乡各自发展规律去盲目地追求所谓城乡一样化。

就城乡一体化而论,就是要打破“双二元结构”(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新出现的城市二元结构)对城乡居民平等、和谐、同步发展的干扰和限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领域,实现城乡之间在产业结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公共资源配置、社会管理服务、科学文化发展等方面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顾名思义,所谓一体,指的是耦合性和亲合性,而不是指千篇一律的雷同性或整齐划一的单向性,并且基本形状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其运行要领及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及异质整合,使城乡能各自扬长避短,实现共同的发展和进步,而这与“和而不同”的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是不谋而合的。拿城乡一样化来说,其目标指向无非是让乡村变得与城镇一样,也就是依照旧型城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以城镇为模版,将乡村在物质和精神的各个方面完全改造成城镇。这样一来,虽然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但依然无法避免新的城市二元结构的孳生。其结果是原有的城乡矛盾不仅以隐形方式继续存在,而且与传统城市发展中固有的弊端交织在一起,致使城市病变得愈加严重。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一样化的本质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城乡一体化的立足点是坚持生产力决定生活方式的科学原理,以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缩小和消除城乡发展差距;城乡一样化的立足点是遵从所谓以生活方式更新推动生产方式转变的时兴理论,夸大人口空间地理位置移动及居住环境条件在城乡融合中的作用,无视产业支撑和公共资源配置在缩小和消除城乡发展差距中的基础性作用,忽略城乡要素交融互动中的质量和内涵,其结果是必然导致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流于形式而效益不高。其二,城乡一体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致力于实现城乡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同等权利,为的是让城乡居民都能够平等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城乡一样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其主要表现是在以传统城镇思维和办法强行改造农村的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物质技术形态的雷同性,以至很容易忽略对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平等发展权利的保障和维护。其三,城乡一体化注重合理社会结构及社会关系的建构,尤其是着眼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建构,从而有利于实现“内聚式发展”,有利于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和互补双赢,有利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包容性及可持续性;城乡一样化偏重于经济发展的跨越性或趋同性,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对合理社会结构及社会关系的建构,执迷于以“外延式扩张”去超速推动乡村向城镇演变,以至于造成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等现象泛滥成灾,致使农村改革发展的后续进程严重乏力,从而不利于增强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兼容性,不利于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繁荣和同步发展。其四,城乡一体化的精神内涵体现了新型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其真谛是在合理调适差异和矛盾的过程中把握统一,有利于以“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和“综合创新”的理论自信,在不断加深城乡融合的具体实践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城乡一样化的精神内涵折射出传统现代化的思维惯性,其方法论缺陷是直线性、呆板性和单向度,偏执于一端,不利于以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去谋划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不利于以合理的制度安排及政策策略去适时应对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兼容并蓄问题。

记得在近代德国有一位名叫莱布尼茨的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差万别,各有特点的。不过,差异与差距有所不同,前者是指事物之间质的区别性,后者则是指事物之间距离某种标准的差别程度;两种要素虽彼此之间有所交叉,但前者偏重于质,而后者却偏重于量。从前者与新型现代性基本价值的吻合性来看,城乡一体化意在逐步缩小和消除城乡发展差距,促使城乡之间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各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以确保城乡居民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及受益权。尽管如此,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和消除并不意味着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运作中两者个性差异的弱化或消失。究其实质,城乡一体化不仅不会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异性,相反,它还要使这类差异变得更为合理,更加鲜明,更有个性。然而,时下那种完全抹杀差异和个性的城乡一样化的思维及做法,不仅给“村落终结论”以口实,而且使城乡文明的对立和冲突在非此即彼的社会行动中愈演愈烈。显而易见,无论物质文明和技术手段多么进步,缺少乡土气息和缺乏田园风光的现代化绝非完美的现代化,也绝非人类赖以惬意生存与健康发展的栖居之地。

总之,虽然城乡一体化与城乡一样化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的思想文化内涵及经济社会效应却截然不同。前者倾向于人文关怀和制度关照,达到了人类德行与福祉、精神与物质的高度统一;后者依赖于工具理性和科技手段,虽然有助于加快乡村向城镇现代转变的速度,但却疏于提高乡村向城镇现代转变的质量。前者在发展中着力克服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干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实践中朝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迈进;后者不仅对深度融合城乡发展要素及建立健全新型城乡关系有害无益,而且也不利于在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作者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