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陈 勇: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加快全面小康进程

2013-07-02 16:45:49  来源:城乡统筹网  作者:陈勇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酉阳自治县委书记)

城乡统筹网独家约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东南,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幅员面积5173平方公里,境内山高沟深、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自然条件恶劣,是重庆市幅员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积最广、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278个村(社区),其中贫困村多达136个;2012年末全县总人口8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51415万人(按照国家新扶贫标准2300元测算)。根据酉阳“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调查,有3万余户近12万人需实施扶贫搬迁。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是历届酉阳县委、县政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酉阳以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高地移民为抓手,探索推进扶贫工作新方法,着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一、酉阳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基本情况

(一)易地扶贫已搬迁情况。我县2001年启动高山和易地扶贫搬迁市级试点工作,2006年列为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试点县。截止2012年,实施扶贫搬迁8803户、45044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4457户、28095人,生态移民2393户、9476人,扶贫移民1953户、7473人),涉及全县35个乡镇,新建移民集中安置点83个,新建住房及附属设施72.4万平方米,改造基本口粮田8100亩,恢复生态3500亩。水、电、路、管网、通讯、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全面配套,培育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有效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

(二)十二五时期计划搬迁目标。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县计划搬迁1116441239人。目前,完成搬迁3771户、15693人。未来3年,还需要实施7393户、25546人。

(三)十三五时期搬迁目标。按照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县必须在2017年全面完成易地搬迁、生态移民、扶贫移民任务。根据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调查数据,2011年——2015年完成1116441239人搬迁任务后,2016年、2017年两年内仍须对还生活在高寒、偏远山区及生态敏感地区的2万余户、近7万人实施扶贫搬,任务十分艰巨。

二、酉阳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做法

(一)认清县情,把移民搬迁工作作为扶贫攻坚的有力抓手。酉阳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其贫困原因与其它县有相似之处,但也有酉阳的特殊之处,从自然条件看,酉阳境内山高沟深,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多高寒峡谷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无法养活一方人”的现状突出,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就地扶贫的常规路径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输血时脱贫,不输血后又返贫的现象突出。从人文条件看,酉阳多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思想观念僵化,安于现状的守旧思想,“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的落后观念深深束缚其思想和行为,不改变其生活环境就无法改变思想观念,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脱贫致富。为此,我县抢抓国家实施易地搬迁、高山移民、生态移民等政策契机,以移民搬迁作为扶贫攻坚重要抓手,集中全县力量,整合产业扶贫、整村脱贫及部门相关资金推进扶贫移民搬迁,通过移民搬迁,搬出贫困户的新生活,搬出全县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二)统筹规划,从易到难开展移民搬迁工作。群众满意才能最大限度调动群众搬迁积极性。在制定规划过程中,我们坚持统筹考虑,从搬出地条件恶劣程度、群众经济承受能力、安置地产业培育条件及环境承载能力等重要因素综合分析,科学确定搬迁选址、搬迁规模和建设标准。坚持把指标计划向容易开展工作的乡镇倾斜,向搬迁效果显著的乡镇倾斜,向搬迁农户满意度高的安置点倾斜。如麻旺镇吉安安置点处在龙麻大坝上,北靠麻旺镇,南接新城区,周边配套有渝东南现代物流园和渝东南现代农业科技园,该安置点计划362人的指标,由于条件优越,群众搬迁的积极性高涨,搬迁人数已达600人。

(三)创新举措,探索解决移民搬迁过程中的难题。一是解决移民安置点用地的难题。实行“政府引导、一事一议、等价置换、让利于民”的模式,政府建好道路和门面台基地,并将道路与主干道连通,使土地增值;用被征收的土地与增值后的台基地等价置换,确保价值前后平衡,土地增值置换后的剩余土地用来安置搬迁户(比如,项目占用当地A农户一亩土地,通过一事一议补给A户等价的1/3亩门面台基地,把剩余2/3的台基地用来安置搬迁户)。二是解决农户建房资金缺口难题。对接户籍改革和宅基地退出政策,鼓励农户通过转户退出农村宅基地获得宅基地及附属物补偿金,并预付农户宅基地复垦入库换取的部分地票收入(按9.6万元/亩的标准预付)。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大户,鼓励搬出农户将原有的土地通过入股、转包、租赁等方式流转到种植大户,减少土地闲置率,提高搬迁农户收入。三是解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难题。打捆使用危旧房改造、风貌改造、生态移民、异地搬迁、高山移民、农村清洁能源、农厕改造、土地整理等政策资金。职能部门向安置点倾斜项目,如水务局、电力公司、交委分别负责水电路入户等。

(四)配套产业,确保搬迁农户后续发展。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是解决移民后面之忧,推进移民搬迁的关键。对此,我县把产业培植作为实施搬迁的先决条件进行规划。一是培植乡村旅游产业。立足安置点所在地丰富的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培植休闲旅游产业。如木叶乡立足大坂营、木叶河等旅游资源,鼓励木叶新街安置点搬迁户大力发展高山乡村休闲纳凉旅游。该点100余户搬迁农户,今年79月共计接待游客3万人次,停留时间45天以上的游客达到200人,实现旅游收入150万元以上。河湾村处于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我县把该村作为搬迁移民的一个重要分散安置点,采取93个部门帮扶到户的模式,严格按照土家吊脚楼风格对建筑进行全面包装,发展农家乐近220余家,游船26艘,今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收5000余万元,河湾山寨被誉为“中国最美土家山寨”。毛坝乡立足高山乡村旅游资源在聚贤居安置点建起了聚贤居避暑山庄,现有移民搬迁户农家乐81户,今年79月共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0万元以上。二是立足小城镇商贸业态布局安置点。在有条件的小城镇布局安置点,为安置点农户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岗位。如麻旺吉安安置点毗邻新城区和火车站,又紧邻麻旺镇,搬迁农户部分在火车站卖特色小吃,部分农户还办起了微型企业。庙溪乡庙溪村安置点立足庙溪边贸特色集镇优势,部分搬迁农户从事蔬菜、服装、日常生活用品的买卖。搬迁户黄应发开起了生产绿豆粉、米粉的小作坊,一个赶集日的收入达3000元以上,一年收入12万元以上。三是依托园区或农业产业化基地布置安置点。立足小坝全民创业园、板溪轻工业园、龙潭重工业园、麻旺物流园、渝东南农业科技园及特色作物基地等载体,布局安置点。如泔溪锰产安置点依托和信公司的12000亩青花椒基地,基地270名务工人员中,50%是搬迁户在家剩余劳动力。麻旺龙坝村安置点和吉安安置点紧邻渝东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园提供了1000多名就业岗位,有100200名移民安置户在园务工,工资水平50100/.天,实现了搬迁户就近就地就业。

三、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农户搬迁意愿不高。根据调查,全县3万应搬农户中,有经济头脑和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搬迁意愿大,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这部分人占搬迁农户的90%。而没有经济基础的贫困农户特别是建卡贫困户由于建不起房无法搬、不愿搬。如我县黑水镇大泉村搬迁居住点,调查发现农户户均投资约13万,而规划搬出点60%的农户因搬迁成本大、搬迁后生活无保障等因素还未搬出,导致目前实施移民的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富人”,而没有经济基础的“穷人”对搬迁的积极性不高。

(二)搬迁安置补助标准低。2012年的国家易地移民政策补偿为7800元,其中60%用于补偿农民房屋建设,40%用于配套实施建设,即4680/人补偿给农户,3120/人用于基础实施配套建设。但调查中发现:一是农户补助与建房所需费用差距大。按照20-40平方/人的要求,每户需要建设面积100平方米,目前农户房屋建筑费用平均在850/平方米,即每户农户用于房屋建设费用8.5万元,而补偿农户房屋建筑资金只有1.872万元,农户需自筹6.628万元。二是土地补偿费用无来源。现在乡镇政府使用土地,可以按照“一事一议”的方法征用土地,配套实施按照80-100平方米/户计算,100户的集中安置小区,配套实施面积平均需要9000平方米,加上农户房屋建筑面积共需要征地1.9万平方米约30亩,平均每亩价格以3万计算补偿给被征地农户,征地费用需120万元,现行政策没有对这项费用进行补助,基层政府操作困难。三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不足。配套设施建设费用按最基本的水、电、路和娱乐小广场计算,人饮600/人,电500/人,街路100万,小广场20/个,100400人的集中居住小区就需要164万元,按现行政策易地移民资金补偿124.8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仍需自筹39.2万元。

(三)资产闲置与资金紧缺矛盾突出。按现行政策和建设成本核算,农户搬迁后自建房屋仍需自筹6.6万元,2011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4539元,而扶贫户的收入在2300元以内,自建房屋费用对农户是极大的经济负担,大多数靠举债建设。同时,搬迁对象搬迁后,其拥有的资产如宅基地、耕地、林地等部分因地质地貌限制,不适合流转进行集中经营,而宅基地复垦及“三权”抵押贷款政策只覆盖到少部分农户,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户搬迁后其拥有资产都未能盘活而闲置荒废。

(四)搬迁农户增收渠道培育难。农户搬迁后,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只有转变生活方式,但集中居住区产业培育需要时间过程,同时大部分农民劳动技能欠缺,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如我县黑水镇大泉居住点,产业规划为乡村休闲旅游,但现行政策没有对产业发展扶持的相关资金补助,农户缺乏产业发展投入资金,其居住点大部分农户仍靠务工增加收入,产业培育困难。

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对策建议

酉阳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推进扶贫工作的有效途径。但易地扶贫搬迁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创新完善政策,建立长效的扶持机制。针对酉阳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提高政策补助标准并推行分类补助制度。按照现行3个政策的补助标准,农户搬迁建房要自筹资金6万元左右,导致许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搬不起(筹不到建房资金)、不敢搬(举债建房后生活无保障)。对此建议:一是提高政策补助标准,为确保搬迁后对搬迁户的生活无影响,按农户自筹30%建房费用测算补助标准为宜;二是按贫困口径进行分类补助,对贫困户的补助要高于一般农户,对绝对贫困户可以实行建房全额补助。

二是建立易地移民建设用地优先供给制度。现行移民政策无建设用地指标保障,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又难以广泛推广,因移民搬迁安置区建设用地指标无法落实而不能实施扶贫移民项目。对此建议:建立易地移民建设用地与农户宅基地复垦对接制度,按照占补平衡原则,宅基地复垦指标优先安排易地移民建设用地指标,确保移民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设立易地移民用地补偿补助金。现行各项移民政策未对移民的建设用地进行资金安排,移民搬迁安置区土地补偿金无固定来源,极大阻碍了移民政策实施。对此建议:设立易地移民用地补偿补助金予以配套。

四是设立易地移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产业发展是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关键,但现行移民政策只对搬迁进行补助,对后续产业发展没有扶持,农户搬迁的后顾之忧大。对此建议:设立易移民技能培训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用于对搬迁安置区的贫困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和产业发展支持,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编辑:小鱼责任编辑:刘洋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