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许国斌:农村文化发展的“四个融合”

2013-03-26 14:42:49  来源:城乡统筹  作者:许国斌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大竹县委书记)

城乡统筹约稿: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四川省大竹县针对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欠缺的突出问题,坚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作,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民新村建设为重要载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改善农村文化民生,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有力推动了乡风文明,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坚持文化建设与新农村规划相融合。规划设计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大竹县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把特色与文化贯穿始终,注重科学规划设计,强化文化引领,扎实推进农民新村建设。在规划建设中,抓住农村风貌建设这个关键,充分挖掘大竹独具特色的竹文化元素,突出川东民居特点、山水田园特征、地域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特质,注重从整体上对农民新村建设的形态、风格、式样进行严格把控,做到适合怎么建就怎么建,什么风格协调就建什么风格,以文化特色不断丰富新村建设内涵。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胆吸收专家智慧,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慎重选择设计单位,聘请真正精于新村规划的专业队伍开展设计,大力推进乡村风貌提档升级,有效地提升了农民新村建设的文化品味。

突出文化特色品位,坚持文化建设与农民新村建设相融合。按照达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创建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和县委实施“千个新村聚居点”建设等相关要求,大竹县紧紧围绕建成“西部文化旅游名城”目标,采取对农民新村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风貌改造一批的方式,加快推进新村民居建设,充分展现了独具大竹特色的文化底蕴。比如,庙坝镇长乐村紧紧围绕“快乐”主题,按照“民居风格协调一致,色调清新淡雅”的总体定位,配以文化设施、主题景观和产业园地,充分展现“采桃之乐、农耕之乐、牧渔之乐、生态之乐”文化风韵。

突出文化成果共享,坚持文化建设与文化惠民工程相融合。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平台。小阵地可作大文章,小平台折射大世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启动文体艺术中心、“三园五馆”八大公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建设,增强了对农村文化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创建“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基地”为带动,兴建了一批有大竹绿竹和苎麻文化特色的公园、广场,并免费开放,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共享文化生活的公共场所。

突出文化塑造功能,坚持文化建设与农民精神需求相融合。国民之魂,文以化之。文化民生的核心在于塑造人的品格、润泽人的心灵。县委、县政府着眼于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提振农民精气神。在建设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魂”,加大对大竹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培育打造“大竹精神”,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加以丰富提升,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以“大竹精神”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围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要求,大规模开展农民思想教育活动,提升农民群众政策、法制、道德水平。深入开展“百场文化下乡”活动,全县每年深入农村演出100场以上,开展各类社会文化活动400余场,实现了“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乡乡有阵地,全县无盲点” ,真正乐民、育民、惠民,让城乡居民共享文化成果,促进了农村文化民生的发展。

编辑:小鱼 责任编辑:刘洋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