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冉晓东:真抓实干 后发赶超 力争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03-21 13:59:18  来源:城乡统筹  作者:冉晓东

(作者系贵州省铜仁市政协副主席、松桃县委书记)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在抢抓机遇中开启后发赶超新征程

科学地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后发赶超。

()从发展的成效来看,我们后发赶超的优势明显。2012年,是我县在真抓实干、负重拼搏中阔步前进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重点突破、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位运行。预计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9%21.5%78.6%25%,各项经济指标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三产比由2011年底的31.7:33.6:34.7调整到30:33:37,农业产业化迈出实质性步伐,工业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增速强劲。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对教育、文化、卫生、社会救助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各项民生事业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县城新的骨架网已经形成、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一些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引进了一批支撑力和带动力强的项目,干成了一些多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情。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相关产业已经形成,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势头更加强颈,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局面已经形成,为今后的发展凝聚了强大的合力。

()从发展的态势来看,我们后发赶超的任务艰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压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全面小康的压力、增比进位的压力、发展瓶颈的压力。全面小康任重道远。根据全面小康6大类23个指标分析,我县目前小康总体水平只达58.55%,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5个百分点,在全市各区县排位倒数第二。据测算,我县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落后于全国8年、全省2年、全市1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增比进位态势逼人。纵向比,我们成效明显;横向比,我们差距不小。虽然我县各项核心数据的绝对值在全市处于前列,但增速排名在全市处在靠后的位置。与周边的酉阳、秀山、花垣相比,我们也有不小的差距。面对全省、全市和周边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增比进位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瓶颈制约赶超。我县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扶贫攻坚任务重、改善民生压力大、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的任务繁重,一些干部的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扎实、推动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县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影响了我县的改革开放和对外形象,影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实现。对此,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加以解决突破。

()从发展的机遇来看,我们后发赶超的后劲十足。尽管我们在发展中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也拥有许多优势和机遇,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态势依然强劲。宏观形势向好。虽然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但我们依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2013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国经济发展预计不会出现大的起伏。对于2013年的经济工作,中央提出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省提出了“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和“好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总要求,全市提出 “拼抢争快、提速增效、更好更快”的总基调。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从中央到省到市,都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为我县后发赶超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政策机遇明显。随着国发2号文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深入实施,政策效应正在逐步凸显。东部地区产业加速转移,为我县招商引资、借力发展创造了条件。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黔东工业集聚区”和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出台了推进铜仁在武陵山区发展中先行先试的意见,为我们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关省领导和省部门的联系帮扶,东部发达地区有的市、县的大力支持,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的人才培训,也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后发优势突出。随着连接铜大、湘渝、杭瑞高速公路的迓大高速公路实质性开工建设,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的完成,区位和交通优势的日益突出,我县将真正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融入湘渝的“桥头堡”,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将很快在我县聚集,这将为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有利条件。加上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民族文化厚重、现有的工业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县将更加具备后发赶超的优势和条件。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在后发赶超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2013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根据市委“拼抢争快、提速增效、更好更快”的总基调,以“加速、扩量、转型、惠民”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五县五化”进程,着力扩大投资规模,着力发展壮大产业,着力推进城镇化,着力强化要素保障,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构建社会和谐,确保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做好2013年的经济工作,我们要围绕“加速、扩量、转型、惠民”的目标,努力做到速度更快、效果更好。提速,就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坚持能快则快、拼抢争快,确保全县经济发展的速度高于过去、高于周边、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按照市委、政府提出实行预期目标和工作目标的要求,我县要自加压力,2013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20%、达到72.6亿元,工作目标为22%、达到73.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期目标为50%、达到112.5亿元,工作目标为60%、达到12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预期目标为25%、达到9.1亿元,工作目标为38.4%、突破10亿元大关。其他各项指标要围绕这这些目标细化,责任要围绕这些目标分解,措施要围绕这些目标制定。扩量,就是要扩大投资规模,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提高产业的支撑能力,做到无中生有、有中生优,想方设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做大经济总量。转型,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农业要坚持用工业理念来谋划,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要由“散”向“聚”转变、由“单一”向“优化”转变,从高能耗、粗加工、低附加值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转变;城镇要从规模的扩张向扩容和提质并举转变,突出城镇特色、繁荣城镇经济,建立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农村建房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第三产业要紧跟经济发展潮流,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服务业、物流业和金融业及其他新型产业。惠民,就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导向,着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广泛惠及人民群众。加快推动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相统一,在快上求赶超,在好上求突破。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没有一定的速度就谈不上质量和效益。特别是目前我县的底子薄、总量小、发展不足,更加需要提高发展速度。我们只有努力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快速的发展、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才能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否则,将会更加被动、更加落后,问题和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因此,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心,充分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充分鼓起“撑杆跳”的勇气,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做大经济总量。另一方面,不能只顾追求速度而消耗的资源太多、带来的环境破坏太大、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太低、留下的问题和隐患太大、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太少。这样的速度是得不偿失、没有意义的。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指出,要尊重经济规律,实现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战略部署,在提升发展速度的同时,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不能只要速度不要质量,两者不可偏废。工作中,我们要全力以赴推进经济加速发展。目前,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投资拉动”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全县上下要把抓发展的中心任务和着力点放抓投资、抓项目上,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抓手”。要坚持项目能大则大、能强则强、能快则快,大中小并举、一二三产齐上、县乡村联动,培育一批对今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企业和项目,使财政收入更充盈,人民生活更殷实。同时要强化要素保障,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实行生产要素和改革创新“双因素支撑”,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坚持扩大规模和优化结构相统一,壮大产业支撑,提高经济实力。产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按照“产业富县”的思路,坚持走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双驱动”之路,坚持把壮大产业规模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要按照“优化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的思路,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一产,就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作物的比重,提高畜牧业的比例,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农业产业的调整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结构为主线,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壮大产业”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品牌,大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实施“151”工程和“三个万元”工程,加快打造大兴至蓼皋、蓼皋至孟溪、蓼皋至迓驾三个特色产业带。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切实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壮大二产,就是充分发挥工业的支撑作用,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的格局。工业是我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我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推进扶贫攻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说到底也要靠发展工业。要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黔东工业聚集区”为契机,加快推进“一区四园”建设,在标准厂房建设、企业进驻、提高园区产业聚集能力和承载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坚持产城一体、产城互动,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支持锰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建材、农产品加工走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路子,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引进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做到引进一个大项目、带动一个企业群、形成一个新产业。大力培育以页岩气开发和生物质发电为主的新型能源产业,以钒和铅锌为主的矿产资源加工业,以服饰和制鞋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多晶硅、锰酸锂、新型锂离子、锰锂电池和新型电子元件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全面落实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启动全民创业计划,创建全民创业园区,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做强三产,就是要把以文化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逐步成为支柱产业。要围绕“锦绣苗乡、美丽松桃”的主题和“中国民间绝技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定位,以市委、市政府创建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为发展机遇,坚持规划为纲、景区为体、路线为形、文化为魂,充分发挥我县民族文化、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苗王城和梵净山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乐养生旅游目的地。同时,要大力开发以苗族服饰、苗族刺绣、苗族银饰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旅游商品,促进第三产加快发展。

/Page/

()坚持城镇扩容与城镇提质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激活内需潜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建设将带动医疗、教育、水、电、路、交通、房地产和第三产业等领域的投资,这些投资都是实实在在消费需求的投资。据估算,一个农村人口转入城镇,收入和消费将增加4倍。因此,我们要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城镇兴县”的思路,着力筹城乡发展,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首先,要按照“投资拉动、产业带动、政策推动”的思路,加快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梯次明显的城镇体系。县城要围绕武陵山区中型城市的目标,以新区为重点、路网为引领,大手笔拉开骨架,大规模拓展空间。要加快推进蓼皋、太平一体化,着力构建“迓大二级公路特色小城镇带”,大力支持其他乡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结合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等政策,引导农民按照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要求集中建房,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同时,要维护规划的权威,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其次,要盘活城镇资源。城镇建设投资大,资金筹措难,我县的财力又有限,解决这个问题要着力盘活城镇资源,把市场经济中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等引入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建设步伐。要根据规划和建设的需要,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通过产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方式盘活城镇有形资产,激活无形资产;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向市场,千方百计吸纳社会资金、民间资金等参与城镇建设和经营。第三,要注重城镇扩容与提质并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加快推动城镇化步伐的领导、督查、考核、管理、产业等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户籍改革等各项配套改革措施,激活城镇活力,为农民进城居住、就业、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全方位提升城镇化水平。

()坚持巧借外力与激活内力相结合,打造投资“热土”,构筑发展“高地”。我县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但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并不等于产业优势,也不等于资本优势,更不等于经济优势。要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必须将优势变成资本,将优势变成速度,按照“环境立县”的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投资的“热土”、发展的“高地”。一是夯实发展基础。以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对外通道和县内交通网络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综合服务能力。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努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成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新型农村电网,形成多电源点的供电环网,推进绿色智能电网建设。二是优化发展环境。投资环境因素影响着经济发展,区域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投资环境竞争。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能够成为各种生产要素流入的“聚宝盆”。因此我们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打造平安松桃、诚信松桃、高效松桃、文明松桃、开放松桃,努力激活内生动力,营造一个激励创业、创新、创优的良好发展环境。三是加大招商引资。要实行严格的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我们的干部“走出去”,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要集群,主动出击,找外商、招项目、引资金;千方百计把客商“请进来”,采取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区域协作招商、资源招商等方式,大力宣传,广泛邀请,积极吸引有实力的客商到我县实地考察,提高招商引资的命中率。同时,要做大做强政府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坚持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相结合,注重统筹兼顾,构建社会和谐。民生一头连着民利和民心,一头连着内需和发展。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持久的动力,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抓好民生工作,要坚持走“民生和县”的路子,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2013年政府承诺的“十大民生工程”以及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的民生工作,近期要认真研究,逐一拿出方案,落实责任,分解任务,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关心弱势群体,绝不允许发生饿死、冻死事件。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系,抓好源头治理工作,开展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排查化解工作,做好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当前特别是要抓好元旦及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积极推进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加大“网络问政”力度,利益表达和诉求机制向各类弱势群体倾斜,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诉求;抓好平安创建活动,大力构建“和谐松桃”,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切实维护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强化领导,真抓实干,在科学发展中创造全面小康新业绩

面对新的发展任务和形势,要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立足于真抓实干,进一步强化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努力创造新的发展业绩。

()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解放思想的重点在实践,核心在发展。每一轮思想大解放就会带来新一轮经济大发展。我们要按照省委关于解放思想“十破十立”的要求,对照市委“四看”的标准,在全县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唯条件论的畏难思想中解放出来,从小成即满的小农思想解放出来,从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中解放出来,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中解放出来,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新、方法新、作风新,眼界宽、思路宽、心胸宽,创先、创新、创优”,在全县形成“先行不评论、先试不定论、先干不争论”的浓厚氛围,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全面建成小康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治生态环境。

()在转变作风中真抓实干。最近,中央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省委出台了“十项规定”,市委出台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六不准”,等一会龙兴同志要组织学习传达,全县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见势要快、行动要早,要严格遵守、坚决执行。我认为,当前我们强调转变作风的关键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县上下要大力弘扬团结共事的作风,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在大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力戒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切忌走过场,要精简文风、会风,改进调查研究的作风,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认认真真抓落实、实实在在干事业上;大力弘扬敢于担当的作风,要带头承担责任,坚决克服不敢抓、不敢管、推脱躲闪、怕得罪人的不良倾向,从自身做起,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攻坚克难;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作风,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做到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始终做到清正廉洁,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开创我县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新局面,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在提升能力中真抓实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除了真抓实干,还要提高能力素质。当前,我们有些干部比较熟悉传统的发展套路,对发展现代工业、城镇建设、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办法不多;比较熟悉已有的工作模式,但对资本经营、资本运作比较陌生。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等新形势新任务,全县各级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做到别人干不成的事自己能干成,别人引不来的项目自己能引来,别人抓不上去的工作自己能抓上去。今后,县委将继续按照“人才强县”的思路,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进科学发展和应对复杂局面等方面的能力,为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要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对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的,不但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对单位“一把手”实行问责,让 “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位置,不干事的人遭淘汰”。

()在完善机制中真抓实干。建立任务分解机制,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明确县级领导牵头抓,落实责任主体,全面细化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实行倒逼推进。建立跟踪督查机制,领导干部要养成跟踪问效的习惯,对已安排部署的工作,要定期听汇报、看现场,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行重点事项全程督查、即时督查、定期督查等制度。建立目标考核机制,2013年县委将按照市委政府增比进位和全面小康“双体系考核”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绩效目标考评工作制度,强化对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按月督查、按月通报。会后,相关责任部门要立即将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责任分解到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指标推进机制,分月分季度抓好落实。

编辑:小鱼 责任编辑:刘洋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