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曹应旺:十六大以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个视角

2012-09-07 21:17:14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曹应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之一。这个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胡锦涛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历史视角、世界视角、战略视角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本文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创新的形成过程作初步梳理,重点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创新的三个视角进行初步研究。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内容,既有对以前的继承,更有对以前的发展,其重大理论创新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战略目标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目标。第二,在指导思想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看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在实行方式上,明确要求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党的十六大至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前,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创新的酝酿阶段。其突出特点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之后,党中央很快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党中央很快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大气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又及时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就会更加牢固。胡锦涛同志还在这次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判断,要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第二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至十七大之前,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进行系统阐发、战略上进行整体部署的阶段。其突出特点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中央全会共识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这次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规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八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和部署。125日,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以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内容的集体学习。2月,中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同志在研讨班上讲话,系统阐发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及时提出解决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短期工作、简单等同于新农房建设、不尊重农民意愿等倾向性问题。

第三阶段:党的十七大之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阶段。其突出特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个方面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共识是在十七大。十七大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项任务之一。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全会上讲话,要求这三个方面都要牢牢抓住,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党中央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之一。此后,党中央又把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后国际金融危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视角

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创新的第一个突出特点,是善于从历史视角思考和分析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20031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他在肯定农业、农村、农民对建设和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之后,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业和农村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是基于从历史到现实的发展进程进行的深刻分析,胡锦涛同志得出结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差距也主要在农村,必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时,胡锦涛同志在全会讲话中从历史的视角讲了这样一段引人深思的话:历史经验表明,“三农”问题解决好了,经济社会发展就能赢得主动,反之就会出现波折。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几个月后,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系统阐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第一个问题就是从历史的视角阐明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他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国古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讲起,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首先是从农业开始的。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形成了重视农业的农本观念和治国方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接着,他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密不可分。历史和现实还告诉我们,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胡锦涛同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也是我国发展史上一件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

为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新要求,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全会上讲话,再次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三农”问题。他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多数。要在这样的国情下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必须紧紧抓住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他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如数家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确定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我国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要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十多年农村改革的方向和成就,确立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地位,强调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明确了农业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这几个全会决定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连续发出五个一号文件,强调解决好13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的审视,胡锦涛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世界视角

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创新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善于从世界视角思考和分析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世界各国农业的发展有着普遍的规律。从世界的角度审视中国的“三农”问题,就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掌握和运用好农业发展规律。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的内容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状况和我国农业发展”。胡锦涛同志主持学习时指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谋划农业发展,必须掌握和运用农业发展规律,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办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按照这一思路探索,胡锦涛同志从世界视角分析和思考中国的“三农”问题,很快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判断,并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来。他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月后,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申“两个趋向”的判断,进一步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阐述“坚持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再次指出,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要自觉顺应这一趋势,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要求注意研究国外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有益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加以借鉴。

现代化不可能建立在80%人口在农村依靠手工搞饭吃的基础上。这对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例外。胡锦涛同志指出,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尽可能多地转移出来。这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规律。十六届中央政治局还就“国外城市化发展模式和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进行了一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同志主持学习时指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

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胡锦涛同志从世界角度审视这个问题,把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结合人多地少等国情,强调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是打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基础的必由之路,必须作为基本方向长期坚持。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视角

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创新的第三个突出特点,是善于从战略视角思考和分析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胡锦涛同志一直将其看成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战略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时,胡锦涛同志在全会讲话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从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对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抓住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