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辛国荣:彰显特色优势 建设“绿色菜都”

2012-08-02 10:59:51  来源:本网  作者:辛国荣

辛国荣(重庆市潼南县人民政府县长)

潼南地形地貌多样,气候水土适宜,劳力资源丰富,发展蔬菜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因此,潼南必须坚持以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线,以打造中国“西部绿色菜都”为依托,竭力放大优势、彰显特色,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高地。

一、加快基地规范化建设,扩大蔬菜规模

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把潼南建成中国西部绿色菜都、重庆蔬菜市场供应保障基地的重大决策,出台了配套支持政策措施;县委、县政府编制了中国西部绿色菜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更好更快建设西部绿色菜都的决定》,形成了市里重点支持、全县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保供增收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重点,围绕中国西部绿色菜都总目标,大力实施“山上种树,地里种菜”,坝地、坡地齐头并进,建成复播面积200万亩、产量500万吨的“大菜园”。以“两江”(涪江、琼江)沿岸和“四路”(高速路潼南段、潼南—柏梓、潼南—太安、潼南—双江)沿线为重点,在“两江”沿岸推行“业主”模式,发展规模种菜;在“四路”沿线推行“订单”模式,发展坡地蔬菜。重点抓好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建设10000亩以上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个,建设1000亩以上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个,50010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个,3005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500个;建设蔬菜示范专业村100个。

以无公害为基础,绿色、有机为目标,提升科技水平,强化质量安全,做靓“潼南绿”蔬菜“大品牌”。以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完善销售网络,形成“买西部、卖全国、走世界”的“大市场”。以蔬菜加工园、蔬菜博览园为平台,“菜花节”、“菜博会”为载体,大力发展加工、旅游等二三产业,创造30万个就业岗位,构筑年产值400亿元的“大产业”。到2020年,把潼南建成川渝蔬菜的保供基地、西部一流的生产基地、加工高地、集散中心、中国西部的“西部绿色菜都”。

二、不断引进技术、品种,提高产出效益

菜田实行机械化操作,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是发展蔬菜产业的必行之举。应加大投入,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在菜田的土壤耕作、灌溉、施肥、播种育苗与定植、病虫草害防治乃至部分种类蔬菜的采收等主要农事操作上,逐步实行机械化操作,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不断吸收先进生产技术,对蔬菜大棚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改火炉供暖为日光取暖,改有滴棚为无滴棚,改立柱竹杆顶棚为无立柱钢架结构,改土坯墙为砖砌体保温墙,改草帘覆盖为轻型保温被覆盖,改人工卷帘为自动卷帘,改大水漫灌为滴渗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本地实际,大胆采用组装栽培、无土栽培和微机化管理等技术,推行“两作两收”、“三作三收”甚至“四作四收”;引进病虫害生物防治、喷滴微灌节水、避雨遮阳、太阳能杀虫等新技术,积极发展温室钢架大棚设施农业和蔬菜观光。

在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同时,推广韩国萝卜、日本钢葱、以色列蕃茄等优良品种,积极从国内外引进了樱桃西红柿、七彩椒等多个名优稀特蔬菜品种,并在示范园进行试验示范,成功后推介给菜农,做到了生产跟着市场走,市场需要什么菜,我们就生产什么菜。重点加工笋竹、蘑菇罐头;萝卜、榨菜为主的泡菜、酱菜,大葱、甘蓝、胡萝卜为主的脱水蔬菜,番茄、生姜等为主的储藏保鲜蔬菜。建立200个初级净菜加工点,建设占地3000亩的蔬菜加工产业园,培育年加工能力5万吨以上的企业达到5家,全县年加工蔬菜达30万吨,蔬菜加工转化率达到17%。

三、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品质

全面推进蔬菜业的标准化是蔬菜产业的核心,是促进蔬菜产业持续发展,提高蔬菜产品安全质量与效益的重要举措。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制定和完善各类蔬菜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并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监测与管理体系,全面组织各类标准的实施。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和现代消费需求,生产绿色食品蔬菜,进一步拉长蔬菜产业的优势,把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作为蔬菜生产的主攻方向,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和减少蔬菜公害,编制《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推广了无土栽培、生物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新技术。为切实解决好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规模小、农户经营分散、产销不衔接等问题,鼓励中介组织和工商企业采取租赁土地、合同订购、系列服务、价格保护、利润分成、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基地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实行产业化经营。健全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机制,由公司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产品由公司统一检测、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实现了一体化经营。鼓励基地积极争创名牌产品,每个基地都立足实际,培育并发展了一批自己的特色名牌品种。注册“潼南绿”集体商标,申报“潼南萝卜”、“潼南罗盘山生姜”地理标志,“赐康果蔬”成为全市蔬菜类首个“著名商标”。

建立覆盖重点蔬菜产地、主体品种和主要市场的信息监测点20个以上,形成监测网络,强化蔬菜产地、中间和终端市场信息采集,做好主要品种价格走势分析和产销预警工作,并规范发布渠道,完善发布制度,以市场引导蔬菜生产和加工。

四、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搞活蔬菜流通

进一步拓关系、搭平台、增投入,想尽一切办法搞活流通,不让菜农的辛劳付出“打水漂”。要创新生产、运输、销售对接商业模式,加强流通销售环节的网络化覆盖,主动与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学校、医院等单位建立供销合作关系。要继续依托节会活动,推介一些重大农业项目,促成一批大订单落户。按每2000亩建设一个产地收购点,在工业园区建设占地800亩的蔬菜物流交易中心,县外建设100公里以内的核心市场、100300公里的一级辐射市场批发点、直销点100个、300公里以上的二级辐射市场批发点、直销点45个。

加快建设潼南蔬菜批发市场,并在乡镇重点建设蔬菜、果品、甜瓜、畜禽及禽蛋、食用菌等多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形成了以蔬菜市场为龙头,以乡镇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镇村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坚持建管并重,狠抓市场设施配套完善和市场内部管理,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和服务。围绕蔬菜、果品等主要农产品的销售,放宽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动各级和千家万户参与流通。发展蔬菜、果品等经营公司、运销专业户、协会、联合体、经纪公司等中介组织,每个村建立了农产品销售服务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生产的蔬菜通过各大批发市场及各类中介组织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完善潼南到重庆、潼南到成都的“绿色通道”,开通潼南到广州、北京、西安等城市的“绿色直通列车”,设立网上专卖店等。大力实施无公害蔬菜市场销售准入制度,设立无公害蔬菜市场专营区,发展特菜专销,到全国多个大中城市商场设立专柜,发展专柜专销,与重庆、成都等大中城市蔬菜批发市场、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合作,开展直供直销,建立连锁店,带动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要在主城建立200家蔬菜直销店,使潼南真正成为市民的“菜篮子”和重庆的“菜园子”。

建设年销售1000吨以上专业销售大户或经纪人1000个,建设蔬菜种子、肥料、农药、农膜批发销售一条街。建设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立新型推广体系,集成关键技术,加速推广应用。建立质量安全体系,做好产地产品认证;抓好投入品源头控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健全检测体系,实行有效监管。强化人才培训,培养1000名新型菜农、科技能手、科技示范户及技术土专家,1000名企业家、经理人、经纪人队伍和中介服务专业人员。

五、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主导力量。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设专业化、商品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基地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兼业为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提高基地建设的整体水平,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系列化生产。积极培育、扶持鲜鲜食品有限公司这个龙头企业,发展蔬菜、果品等农产品的冷藏加工、出口,提高潼南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重点扶持渝惠集团、农龙公司、帝安农业、赐康果蔬、三鑫林业等龙头企业,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打造龙头企业集群。通过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推广机械化耕作,促进土地规模集约经营,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构架。

加强院县合作,建立农科院潼南蔬菜研究所。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生产环节以设施栽培、病虫防治、土壤改良、轻简栽培等技术为重点;加工环节以净菜加工与包装技术为重点;流通环节以冷链物流技术为重点。与农科院合作新建种苗中心,新建蔬菜科技大观园。以创建全国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县为目标,建立健全各基地、市场、企业速测室,强化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加强投入品监管,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实施品牌带动,宣传推广“潼南绿”蔬菜品牌,抓好蔬菜产地、产品认定与认证,提升产品竞争力。发展蔬菜文化与农耕文化,发掘“蔬菜展会文化、蔬菜观光文化、蔬菜饮食文化”,办好蔬菜博览会,开发蔬菜盛宴,加强蔬菜文学、艺术作品开发。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