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宁夏银川:金凤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农村的生态 城市的生活

2014-05-27 10:09:16  来源:银川新闻  作者:皇甫世俊

端午节前冷三冷,而五月份的银川,时不时还会来几场风天。尽管如此,这仍然没有阻挡马喜梅去上班的脚步。她不仅是孩子的母亲,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良田镇农民,而去上班的地方,则是属于马喜梅自家的土地。

在土地流转后,马喜梅从普通农民一跃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每天都要抓紧种植辣椒茄子这样的大地蔬菜,每天工钱80元。而几个月后,由马喜梅仔细栽下的蔬菜,将被采摘装车,进入20公里外城市内的超市里。

事实上,这只是金凤区美丽生态回乡建设中,促进统筹城乡一体化中的一个最小的环节。在这个拥有宁夏最高城市化率的县区,他们需要用一套完整的体系,来让农村既保持传统的生产生活状态,又能体会到城市本身带来的品质。

A从农民到工人

如果把统筹城乡一体化比作一部逻辑严密的剧本,那么土地流转本身就是演员出场的第一幕。目前,金凤区城市化率已经达到87%,但仍有处于传统农业之中的农民,不得不面对城市边缘既农村又城市的生活。

一位良田镇的村干部说,现在村民的收入来源,即来自种植和养殖,更有一大部分是去城市打工赚来的。所以,发展这里的经济,就要解决让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又要保证农业生产的问题。而土地流转本身,则是他们必须要做出的决定。

马喜梅生活在良田镇金星村,家里一共有14亩地。以往,一年两种的耕作,只能收入几千块钱。而通过土地流转,马喜梅家的土地,以每年750元,一年一租的方式租给农业公司,这样的收益,就远比过去要好得多。此外,马喜梅还被“返聘”到公司,以每天80元的工资在田里工作,“这次就有50天的工期,要把这些地里的菜都种好。”而这些则是马喜梅本身给家里带来的新收入。

负责此处土地经营的鼎丰蔬菜合作社负责人说,金星村一共有1500亩的土地被流转,还要有上百名农民在这里工作,其他人就有空寻找其他挣钱的路子。上述负责人表示,以往农民零散式的耕种,在农产品市场中很难有竞争力,而且容易亏损。在土地流转后,集约化的土地可以形成规模性效益,也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市场风险。“农民本身的各项补贴一分钱不少,经营成本为零,土地所有权仍属于自己,这就是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的直接利益。”

B从土地到城市

作为故事的开场,马喜梅的生活,为金凤区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伸展脉络。马喜梅们的丈夫、儿子、哥哥,开始从原本廉价的土地收益中走出,可以在距离此地不远的城市大展拳脚,为自己的生活谋求更多的财富。

丁富贵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由于脑子灵,下苦功,因此成为良田镇园子村第一批富起来的人。所以,他的老本行除了种地,还有承包建筑工程。不过,在当选园子村书记后,丁富贵就把自己的事业暂时放下,全力带领乡亲们致富。除了在土地上下功夫,丁富贵自然要把更多的乡亲带到城市里工作,从而成立劳务公司,使他们有了更好的平台。

为了扶持良田镇农民到城里打工,金凤区拨出600万元转款,在良田镇成立了三家劳务公司。丁富贵说:“每家200万元注册资金,就等于是给你搭了一个架子,剩下的事情,就看自己怎么发挥了。”最近几天,园子村有50多个农民工到附近的工地打工,“大工每个月6000元,小工每个月3600元。都是以我们劳务公司的名义组织出去的。只要工程结束,他们就能第一时间拿到工钱。”

而在过去,尽管农民仍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但由于零散的性质,不仅工钱本身水平较低,“要不要得回来还不一定呢。”丁富贵说。此外,这里的农民工大多在附近的工地打工,很难进入主流建筑市场。丁富贵带头成立的劳务公司名为“阳光金凤劳务公司”,之所以如此命名,其实是丁富贵的一个心结。“园子村这里的农民都是南部山区的移民,没什么手艺,只能下力气,有时名声还不好,所以我们要形成自己的品牌,逐渐打出名气。”

C乡村依旧乡村

丁富贵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目前,他已经和银川市一家房地产合作,开始在银川的建筑市场上使用来自良田镇的劳动力。“我们还专门进行资质培训,有架子工、木工这些技工资质,让这些农民工能够持证上岗,这样就可以挣到更多的钱。”

而丁富贵心中还有一个园子村中心村的规划图。在这张效果图上,不仅有成批的楼房,更有中心公园这样的基础设施。不过,丁富贵提醒说,“这可不是城市里的大楼房,而是符合乡村生活的房子。”用金凤区委书记白建平的话说,所谓良田镇美丽生态回乡,就是要建设“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按照计划,园子村六个村小组,将合并成一个中心村。这里的农民并非“被上楼”,而是以土地流转加集中居住,既保持乡村传统生态,又能让土地集约化使用。更重要的是,人口密集的中心村,将形成更大的市场,促进小城镇本身的经济发展。据了解,良田镇49个行政村将整合成一个小城镇加六个中心村,可以节约土地4000亩,通过土地出让金来搞城镇化建设,不仅没有减少耕地面积,还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建设用地和资金保证。

最终,金凤区将用3~5年时间一揽子解决良田镇农村户籍、居住、社保、产业等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市民化、居住社区化、住房康居化、社保同城化、产业园区化”。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