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上海浦东:多点发力破题城乡统筹

2014-05-16 10:10:26  来源:浦东时报  作者:李辉

文庙街道按照“土地向规模化集中、产业向项目化集中、农民向城镇化集中”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往哪里转”的城镇化建设难题,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

近日,圣地农庄生态文化园里,田成方、渠成网,40多个冬暖式大棚整齐排列,连成一片,生态长廊、观光水渠,清幽静谧,而大棚里面辣椒、茄子、豆角等蔬菜则是挂满枝头,惹人喜爱。而在小吴村党支部书记李万海看来,这种生态温室大棚可是自己的聚宝盆,“目前我们这种棚,一年能见上两季,两季达到10万块钱不是多大问题。”

像圣地农庄这样的合作社,文庙街道如今已有近40家,他们采取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模式,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推动街道农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也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我在这干了半年了,一个月1500多块钱,比在其他地方挣的多点,并且这里管理正规,工资从不拖欠,觉得在这里干得很称心。”一位从邻村来到农庄打工的百姓这样告诉记者。

规模化集中,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农民从土地中的真正解放;而项目化集中,专业化运作,则推动了街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作为文庙街道的支柱产业,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势头迅猛。近日,作为金阳商贸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阳家居广场盛大开业。

文庙街道立足区位、交通与产业优势,加快推进三产服务业繁荣发展,金阳商贸城、亿丰时代广场、迪联物流等一大批新兴服务业项目落户建设或投入运营,有力推动了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目前,街道“四上”服务业企业82家,服务业个体工商户达到5700多家,仅今年一季度三产服务业税收近1100万元,占到街道财政收入的55%以上。

城乡统筹,不仅仅是农业的规模化、产业的项目化,更重要的是以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支撑和保障,不断提升驻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今年56岁赵景云,是北关社区兴隆小区的居民。虽然孩子在外工作,亲戚朋友也不在身边,但赵大娘说,不仅80多平方米的房子,自己住着方便,而且社区服务做得很好,在这里生活也很舒心。“如果电灯、水闸等这些东西出问题了,直接给咱们社区服务人员说一声,他们立马就来维修,让人感觉很省心。”赵大妈高兴地说。

改水、修锁、通电,在一件件小事的完美处理中,社区服务人员赢得了居民的认可与信任。工作人员王卫东向记者介绍了这几年来他们为居民服务登记的事项,厚厚的六本登记本记录了近四年来他们为居民协调解决的近一千五百件事情。“我们就是要在水电物业、文体娱乐等软硬件上向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让他们在这里生活的更加舒心、满意。”社区服务人员王卫东说。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