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江苏南京:东坝镇有序推进新市镇建设 打造城乡统筹新亮点

2014-05-09 09:55:38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焕强 张铭生

今年才上初二的陈露,前段时间,父亲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想法,在自己家附近的区自来水公司沛桥增压站找到了工作。工作之余父亲与母亲两人共同打理家里的生意,陪着自己看书学习。随着东坝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东坝人同陈露的父母一样,告别了外出务工的奔波,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这是东坝镇党委书记杭邦聪所期盼的“和谐社会”。而这要得益于工业园区的迅速崛起和城镇化脚步的加快。

东坝镇位于南京市高淳区东南部,镇域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为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2011年被列为南京市统筹城乡发展先导试点镇。按照“工业强镇、边贸重镇、文化名镇”的目标定位,东坝镇先行先试、勇闯新路,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美丽乡村布局—

关键词:乡土特色、生态宜居、设施齐全

撤县设区后,伴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高淳区各镇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新市镇、新社区规划修编,在全面融入南京主城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这场“竞赛”中,东坝镇无疑跑在了最前面。为美丽乡村再布局,这是东坝人走向腾飞之路的开篇。

位于东坝镇南侧的傅家坛墙屋里自然村有80多户人家,人口近270人,是个人口大村。走进村落,一个宽敞的停车场就出现在面前,停车场的旁边,就是新落成的健身休闲广场,广场对面,粉刷着黄色外墙的龙王堂让人眼前一亮。墙屋里自然村以前是什么样子的?村民活动中心前面墙上一组图片已经非常直观地作了反映。2013年初,东坝镇傅家坛村将村庄按照“乡土特色鲜明、生态宜居、设施齐全的三星级康居村”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划,投资100多万进行硬化、亮化、美化全面改造。走在村中,绿树掩映、竹林茂密。

傅家坛仅仅是东坝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东坝镇以创新农业科技、转变经营方式、转型发展内涵等多方面为抓手,打造出一村一品一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有机白茶、有机葡萄、有机大米、绿茶、蘑菇、经济苗木等为主的高效现代设施农业。东坝村石榴、游子山村苗木等一批优质果林、花木基地,红松、东风、河南、青山、下坝、青枫等其他村也同步实施了苗木、茶叶、早园竹、大棚蔬菜等一批特色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涌现出了一批有机、绿色产业及注册商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日趋明显,富民增收效果显著,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如今的东坝,青砖黛瓦的二层小楼整齐分布在干道两侧,文体活动中心一到夜幕降临就汇聚大量人群活动娱乐;笔直平坦的马路一直延伸到家门口;鸡鸭鹅豢养在风格统一的木栅栏中;竹篱笆中各色时令蔬菜显示出一片勃勃生机……

为工业产业集聚配套—

关键词:生态工业、转型升级、解决就业

吊车林立,机器轰鸣,建筑工人在工地上来往穿梭……这是正在建设中中州电缆项目,总投资3.7亿元,已基本完成4.5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预计9月份投产,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吸纳员工200多人。原本的农业镇建起了工业配套园区,已成为东坝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东坝镇党委书记杭邦聪向记者介绍,目前规划工业园区面积占镇域总面积的3.8%,严格控制面积扩张。园区的发展思路是打造“生态型工业集中园”。为此,园区也提高了引进企业“门槛”,且无“三废”污染。作为全区重点工业镇区、省小企业创业基地以及区电线电缆产业基地,园区以新材料、机械制造、轻纺服装等三大产业为主,重点围绕功能配套产业集聚,促进园区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建成产业特色明显,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格局。在产业引进上严把环评关,先后拒绝10多个产值大但能耗高的项目;在产业项目选择上,与中国电缆商会达成共建,重点对电线电缆上下游配套的项目予以引进。在产业转型上,德维鑫创建“本伊”自主品牌,瑞恩箱包取得“HELLO KITTY”授权。今年1-3月,全镇工

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49%,工业税收同比增长42%。

作为该镇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园区规划的产业集群和重大项目建设上,无不紧绷着“新型工业化”这根弦,并日益成为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榜样。

朱玉花是中超电缆(002471,股吧)的第一批员工,原先在外地工作,几年前嫁到东坝。“这里比不了大城市的繁华,但小城镇很安逸、也很方便。”谈到东坝的变化,朱玉花说,现在到县城搭公交一会儿就到了,女儿马上到新建的幼儿园上学了,今后东坝的发展一定越来越好。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已达51家,形成以电线电缆、机械制造、轻纺服装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引进中州电缆、中超新材料、玉泉科技非开挖机械设备、舜德西服等上市公司入驻园区,解决镇域范围内6000多名农民的就业问题。

为建成新市镇样本—

关键词:城镇设计、文化彰显、独一无二

东坝镇于2011年开始全面启动统筹城乡规划工作,先后完成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青山、傅家坛新社区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等工作,2012年又编制完成新行政区域、胥河风光带、老镇区改造、古建筑复建等规划,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城镇设计。

按照“工业强镇、边贸重镇、文化名镇”的目标定位,东坝镇将打造一个体现胥河灵性、省内独一无二的特色小城镇,规划组织实施镇域6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设计,以工业产业支撑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以城镇化服务产业发展。东坝镇镇长邢贵浩说,通过“一核、一廊、双心、两轴、三组团”的空间规划网络,将全境科学合理地划分为商贸服务区、传统街区、居住片区、旅游度假片区、公共服务片区、工业集中区以及临河产业片区共七大功能片区。去年6月份,沙盘模型和多媒体动画制作已全面完成。

目前,胥河风光带建设项目已立项申报,100米先导段航道试开挖基本结束;全长4.2公里的森林大道绿化工程已经启动,初步完成入口处设计方案和部分土方施工。古镇文化类项目也迎难而上,上上街一期工程开始施工,财神楼长廊、古亭已近完工,旅淳公所完成维修方案设计和招投标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此外,东坝镇致力将新社区打造成统筹城乡发展先导区和农村综合整治示范区,推进产城融合,打造农民幸福家园。同期全面实施了涉及红松、青枫、新中三个村的两大片区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进“万顷良田”工程安置点建设,启动和睦涧安置点二期及新中拆迁安置点建设,总安置房946套,能安置780户,已交付643套,共495户。

虽是一个小镇,这里的购物商场、中西式饭店、健身中心等一应俱全。2014年继续加大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速城镇建设,建设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设施,医院、学校一应俱全。

东坝镇党委书记杭邦聪告诉记者,东坝镇将紧紧抓住撤县设区、融入主城这一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统筹城乡发展先导试点镇的政策效应,不断完善新市镇城市规划设计,通过三到五年努力,把东坝建成产业支撑强劲,商贸业态发达,历史文化彰显,体现胥河灵性的省内独一无二的新市镇。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