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托克前旗紧紧围绕“城乡统筹、集中发展”战略,按照“五年规划、三年建设、两年巩固”的阶段性目标,狠抓城乡统筹试点建设工作,使“三农三牧”工作取得巨大成效。特别是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鄂托克前旗增投入、强基础、建机制、抓完善、提质量,开创了农村牧区大发展、农牧业效益大提升、农牧民收入大增长的喜人局面。
一是发展布局的大调整,带动了生产要素快速集聚。累计投入8.6亿元,强力推进在建项目,哈日根图、巴音希泊日、糜地梁新型村庄先期投用,特布德新型村庄主体完工,大沟湾新型村庄具备入住条件;新规划现代家庭农牧场200户,建设总规模达450户,建成212户。农区“大集中”、牧区“小集聚”和现代家庭农牧场发展布局的形成,促进产业统筹配置、要素快速集聚,建成现代农业基地1.5万亩、饲草料基地5万亩、标准化肉羊养殖园区3个。
二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大变革,带动了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建成新型村庄、居民点水电暖等生活设施全面配套,村庄绿化、美化同步跟进,改造农村牧区危房500户,重点公路沿线、村庄周围环境明显改善,生活方式逐步市民化,乡村更加和谐美丽,农牧民幸福感普遍增强。集中捆绑项目,配套大型喷灌300余台(套),发放农机具1194台(套),耕种播收、配方饲喂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农村牧区生产力得到解放,农牧业效益显著提升,辣椒、土豆等特色农产品产值超4亿元,牲畜交易量达到156万头只、交易额16.4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市第一,达到12862元,高出全区4266元。
三是机制体制的逐步完善,强化了试点建设的保障能力。完善政府投入与群众自筹投入机制,推进产业配套、现代家庭农牧场建设和新型村庄、居民点绿化,充分激发了留居农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细化和完善10多项城乡统筹政策,试点制度体系更趋完善、保障更加有力。进一步加大政策惠民力度,将生态移民生活补贴由5年延长至8年,落实各类惠民补贴2.1亿元,更多农牧民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实惠。
四是基础设施的不断夯实,提升了农村牧区发展的承载能力。坚守生态红线,坚持以水定开发,强化建管并重,实施生态项目20万亩,植树造林6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稳定在25%和81%。建成通村柏油路67公里,农村牧区基本实现了户户通电。实施安全饮水工程4处,解决了2500人饮水困难。大沟湾灌区改造工程竣工投用,农村牧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