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从成都金堂县获悉,金堂将规划用3年时间打造万亩芍药博览园,以芍药花和樱花为媒,做强乡村旅游。届时,万亩芍药花齐放金堂大道两侧,游客徜徉千亩樱花园,金堂乡村旅游又新添看点。
五一小长假
“中国情花”绽放金堂大道
芍药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也是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花卉之一。纵观历代诗文,芍药是“别离”和“多情”的象征,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情花”。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互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
芍药花每年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盛开,其中,五月上旬最艳,为最佳观赏之时节也。近日,记者在位于金堂县的福兴镇和广兴镇等地的芍药基地看到,大片的芍药花开得正艳,这个五一小长假,出门的游客还可以来此领略芍药花的别样风情。由四川四众美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金堂福兴镇投资的中国芍药博览园是金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一朵奇葩。
在欣赏完芍药花后,你还可以到金堂广兴镇的甲鱼基地品尝生态甲鱼以及多种绿色乡村美食。
3年规划 分两期打造万亩芍药博览园
据了解,按照规划,该芍药博览园将用3年时间,分两期打造,总规模万亩。本项目规划定位为中国最有特色的芍药博览园区,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环境优美旅游景区。《中国芍药博览园总体规划》期限为2013-2016年,共3年,分两个时期。第一期:2013-2014年;第二期:2015-2016年;远期规划打造国家AAAAA级旅游区。
该中国芍药博览园位于福兴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的清河村、卧龙村,涉及12个组。由四川四众美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1年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元,种植规模5000亩,建药品饮片厂1座,培育展示中心1处。目前已投资2200万元,完成种植2000余亩。
按照产村相融、一三产业互动发展的思路,该镇将采取“筑巢引凤,提档升级”模式进一步引导业主按照乡村旅游景区标准综合打造芍药园。一是帮助企业制订一三产业互动发展规划;二是扩容增面,采取“公司+农户”的联营模式,扩大发展规模,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公司、农户双赢;三是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规划完善“农家乐”、“观景大道”、“观景台”、“购物点”、“文化展示点”、“ 培育展示中心”、 “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同步实施周边环境整治,展现福兴新农村风貌,将清河、卧龙村打造成“芍药村”,将“芍药园”打造成福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乡村旅游升级 每年吸纳游客超过300万
打造博览园就是为了做强特色乡村旅游,以花为媒吸引游客到金堂观光旅游。
金堂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的远期目标, 根据中国芍药博览园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分析,以错位发展和特色创建为宗旨,将产业与旅游的完美结合,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完善旅游景区产品体系,将中国芍药博览园打造成为一个四川知名、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 AAAAAA级旅游景区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并实现“以旅促农”,城乡统筹发展。预计到2020年,可吸纳超过300万游客到芍药博览园观光旅游,旅游者的年增长率达到15%。
对于未来的旅游发展,中国芍药博览园充分依托“新农村风貌、田园文化、生态休闲”等特色资源优势,着力培植一批旅游精品,树立一批在省内外有广泛影响的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在功能分区上除基本分区原则外,结合“四态合一”(文态、生态、形态、业态)进行考虑,以芍药为核心文化吸引力,以浅丘、林地、水面为核心生态吸引力,以新农村建设为景区村落形态,以摄影基地、养生基地等为配套业态。
为了吸引游客、提高景区的主题强化度,围绕“中国芍药博览园”打造牡丹芍药盆景园、中国芍药博览园专家大院、中国芍药文化长廊等五个重点项目。并将重点打造乡村旅游体验区,供游客亲近自然,体验农事。并将打造芍药观赏区及婚庆文化示范区,在观赏区范围内设置亭、台、楼、阁、榭等建筑,配合雕塑文化小品、园林景观,可以让田园风光、芍药基地、传统建筑、婚纱拍摄、爱情文化等有机地融为一体。
助农民增收 每年人均增收近4万元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辐射区农民增收,让农民得到真正实惠。
据介绍, 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项目区人均劳务收入约3000元/年,解决项目区内45%的就业率。
通过项目的发展,项目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辐射周边村镇种植芍药,辐射范围可达20000亩。周边农户种植芍药,有公司提供技术咨询,并由公司按照市场价收购农户种植产出的芍药产品。亩产芍药产品价值40000元,比传统产业增收26000元/亩。按辐射区人均种植1.5亩计算,辐射区可实现人均增收39000元/年。
通过土地流转,把分散的土地集中经营管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本项目直接流转土地10000亩,流转区农民通过土地出租,既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租金回报,还可以释放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按项目区1/3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外出务工,每年每人可以净收入5万多元,共实现外出务工收入约则项目区人均可收入7500多元。
通过项目一三产业互动,第三产业包括餐饮、酒店等服务业,转化服务用工人员约3000人,按每人每年3万元计,农民从事服务业收入达9000万元,项目区人均服务业收入6000元/年,解决项目区内20%的就业率。
项目建成以芍药主题文化为特色的区域名片,按照“一流转、两结合”的综合经营模式,可带动周边片区经济发展。项目区域内有农业人口在项目内实现二次就业。
优化安置农业人口近万人,其中至少9750人可在项目内实现二次就业,就业率达65%。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