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有时尽,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一首古诗生动地描绘了秀山“襟黔带楚、接连四省”的地理位置和独有的自然风光。
秀山旅游具有良好的天然禀赋,不仅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更有浓厚的人文民俗底蕴。秀山旅游就如同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如何利用好秀山这独有的旅游资源?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后,秀山立足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改变走传统单一的工、农、商产业发展路子,以泛旅游产业为依托,着力构建农旅融合、工旅融合、商旅融合、城旅融合、文旅融合、教旅融合、康旅融合、林旅融合、交旅融合、信旅融合等十个融合的产业体系,以“点”推“线”,激活全“面”。
通过十大产业的融合式发展,到2020年,秀山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湿地、江河源头、重点水域和矿山开采区的生态得到切实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布局合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明显提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饮用水源达标率保持100%,GDP单位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级下达目标之内。农旅、工旅、商旅、文旅等融合式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人口分布合理,城乡基础设施完善,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一场广泛而且深刻的变革在秀山这块土地上蓬勃开展,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一个个节节攀升的数字,向我们展示了秀山融合式发展新路径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