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财政职能 统筹城乡发展
近年来,彬县财政局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构建公共财政为目标,实施“发展生财、节俭聚财、依法理财”的工作思路,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以产业发展为基石,提升统筹发展的经济实力
201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23.3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1亿元。在地方财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彬县财政局积极调整支出结构,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改变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3年,累计投入“三农”资金2.52亿元,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884万元,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入资金3030万元。全县投资5011万元,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19个,争取上级奖补资金300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太峪镇拜家河村入选全国最美乡村名录。加强城镇社区建设,推进农民进城落户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农业产业培育。投入资金2600万元,加快实施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投入资金1548万元,加快现代果业发展,提升果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2089万元,其中:兑现落实粮食综合补贴资金3575万元;兑付家电和摩托车补贴945万元、良种补贴453万元;拨付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等奖补资金810万元;发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补助1295万元。
二、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夯实统筹发展的坚实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基础也在农村。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创建精品果园,壮大优质畜禽产业集群,在提升农业现代水平的同时,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围绕“水、电、路、通讯”四大网络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通村道路硬化,广播电视“村村通”。大力实施群众安居工程、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旅游沿线房屋立面改造等。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和建设集中居民点,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风土人情和农村生活习惯设计统一户型,同时配套居民点的道路、绿化、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以社区建设为抓手,打造统筹发展的互动平台
一是建设好社区。实行招商引资、争取上级支持、本级财政投入三管齐下,加大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力度,逐步完善了交通、电力、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力实施城市绿化、背街小巷整治和老旧小区改造,通过硬化社区道路,改造下水管道,添设路灯设施等,实现城市社区道路硬化、亮化和美化。二是管理好社区。大力开展社区规范化建设。健全并实施《社区建设规范》,进一步规范社区干部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形成全方位、便捷高效的服务管理格局。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开设道德讲堂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品位。三是搞活社区。根据市民生活需求,有效整合民政优抚、司法治安、教育科技、文化体育、计划生育、邮政电信、家政服务等社会服务资源,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组织,构建便民利民的服务网络,逐步拓展社区社会化服务内涵。
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构建统筹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是扩大就业。依托农民工技能培训,开展“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活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中小企业,鼓励有技能、懂经营的劳动者自主创业。拨付农民工技能培训、就业补助资金451万元,为就业再就业提供了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服务支持。二是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帮困扶贫长效机制,对弱势群众和困难群众进行及时救助,努力确保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失地农民即征即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积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年投资1.56亿元,确保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五保供养、抚恤金等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探索民生为本管理理念、实施自治与服务两大路径、多元化组织、综合化服务、立体化联动、信息化支撑的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这几年,彬县的城乡道路变宽变美了、社区居民活动场所越来越多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彻底改变了……,这些看似不经意的、静悄悄的变化,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话题——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的实施。无论岁月多少变迁,任凭风雨如何侵蚀,彬县财政人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荣的公仆精神将始终如一,他们奉献给人民的永远是爱心、诚心和公心,奏响的是一部和谐的财政乐章。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