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青海上塔迈村生态农业园区素描

2014-02-18 09:42:24  来源:青海新闻网
一座座温棚整齐排列,一条水泥硬化路贯穿而过,整个园区十分整洁。温棚里,交错种植着枸杞等各种作物,这是记者年初在共和县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中见到的情形。

共和县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位于恰卜恰镇上塔迈村,2012年4月开工建设,2013年10月正式投入运行。园区内建设有218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棚,由于正值冬季,只有40座温棚种有蔬菜,可在冬春交替季节每天提供8000斤的蔬菜供应,目前,园区占海南州蔬菜市场10%的份额,缓解了当地的蔬菜供应不足问题。

走进温棚,记者发现有一根奇怪的管子从棚外通到棚里,据技术员赵伟介绍,原来这根管子是温棚的暖气管道,用的热水引自当地的温泉,既保温,又节能,还环保。为保证棚内的作物都是绿色、环保、无公害的作物,他们棚内作物都用的是有机肥,而且园区内分智能温室区、高科技日光节能温室区、设施农业蔬菜生产区和生态蛋鸡养殖区四个部分。据介绍,园区采用新疆农业大学和塔里木大学等教授指导的形式来给园区技术提供保障,同时会不定期组织人员去北京、天津等地学习,所有员工都是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后持证上岗的。

记者在园内采访一位务工的回族大妈时还了解到,园区以1亩1200元的承包费承包她的地,同时她自己在园区打工每天还能挣160元。据了解,园区可吸收当地村民30多人,月收入可达2000元。

当记者正要离开时,一辆货运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专门将蔬菜送往平价超市的蔬菜供应车,每天要向超市输送蔬菜两至三趟。

近年来,为加快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在进一步抓好“一区多园”建设,确保尽早建成、规范运行并产生效益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政府引导、示范带动”的原则,挖掘资源优势,夯实基础设施,扶持规模养殖场(小区),带动全县设施农牧业健康发展。以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核心,以环湖牦牛、生猪、藏香猪、郭密驴、青海加什科羊、冷水鱼、獭兔、生态蛋鸡、大雁等为主的特色养殖业为辐射区的设施畜牧业发展迅猛,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州建成各类温棚蔬菜和露天蔬菜种植面积年均保持在3万亩左右,蔬菜总产量达4.3万吨,蔬菜自给率为22%。

编辑:诰伟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