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浙江桐庐:创建杭州城乡统筹示范试验区

2014-02-14 09:01:52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周涛

家住近江小区的石鸣老师,四年前在桐庐合村乡岭源村“买”了幢房子,二层楼6间房,不到1万块钱。花了10万元装修后,她和老伴就在这里长住了下来。和她一样远道而来的城里客,岭源村里现在有7户。

去年,乡里还专门为这些城里来客开了个会,告诉大家:乡里要以村为交易平台,通过长期租赁的形式对闲置农居房进行流转,打造城里人的第二居所。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住在岭源村了。

闲置农居房可租赁流转

城里人有了第二居所空心村可以二次创业

“岭源村农居房流转的试点,是桐庐创建城乡统筹示范试验区的一个探索。在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上,这一做法还得到了汪洋副总理的充分肯定。”人大代表、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说,闲置房屋流转在一起,利用好山好水好风光,吸引城里人在农村有了第二居所,这也是空心村的二次创业。

昨天,合村乡党委书记周萍英又带了10多名想住在乡里的浙大教授,在几个村里考察。

“还有5个村都在摸底,初步统计一期还有闲置房屋53户,今年都要像岭源村一样,吸引城里人来。”周萍英信心满满:乡里的经发办为此增设了一个乡村旅游办公室,还与旅行社成立了合村旅游咨询中心,搭平台,做服务。

还有一件事让村民很高兴,岭源村的7户城里人,更愿意与他们“交朋友”,其中有两位医生,还时不时免费给村民看病会诊。

“城市文明辐射到农村,城里人的智慧植入到农村,真正实现城乡要素的互动。”毛溪浩说,这一模式将在全县扩面推广,从远期看,大家更希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真正意义的农居房入市流转。

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变肥料

“2012年底,桐庐被杭州市列为城乡统筹示范试验区。去年以来,我们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争取成为全市城乡区域统筹工作的示范。”毛溪浩说。

在美丽杭州建设上,桐庐有很好的基础。“桐庐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现在又在为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全覆盖而努力。”

在分水镇新龙村,家家户户家里放着蓝、黄两个垃圾桶。

“蓝色的盛放剩饭剩菜等生活垃圾,这些属于可堆肥的有机垃圾;黄色的盛放不可堆肥垃圾,像塑料袋、玻璃瓶这一类。”村党总支书记叶小明说,像这样的垃圾桶,村里一共准备了800多个。

可堆肥的垃圾,收集后先粉碎,再发酵堆肥,就变成了肥料。

“我们估算了一下,新龙村每天产生垃圾900公斤,其中约400公斤是有机垃圾,处理产生肥料有近120公斤。这些肥料都被村民投放到各自的田间地头或者蔬果养殖场地。”

“除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我们还在提高村民分类的积极性,比如‘有机垃圾换积分,积分换生活用品’。毛溪浩说,争取2014年全县183个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基本全覆盖。”

不砍树、不填湖、不卖石、不挖沙、不出让石塘

还要组建公安环境监察大队

“除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农村的生态监管也在升级。”毛溪浩说,去年桐庐人大通过了一项决议,对农村生态保护定下了“五个不”规定:除特殊情况外,不准砍树,不准填湖,不准卖石,不准挖沙,不准出让石塘。

与此同步,桐庐今年还启动了总投入36亿的“五水共治”项目,年内将完成投入16亿元。“届时,还将有一系列的治水举措跟进,年内全面实现境内大小河流随处能游,随时可游,今后逐步向能饮用转变。”

下周,杭州市首个公安环境监察大队也将在桐庐组建成立,这是公安给环保部门撑腰,将加大对偷排、偷挖等污染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