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小贩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没有占道经营的临时摊点,以往比较杂乱的惠州市区商业步行街如今变得井然有序,卫生环境更好了。这是10月15日记者走访步行街时所看到的一幕。整治后的步行街面貌焕然一新,让来此逛街的市民感到舒心,一系列的整治措施正促使步行街开启“整、洁、美”模式。
清洁工在市区商业步行街打扫卫生。
街道两旁不见摆地摊商贩
当日上午,记者从靠近惠州西湖东门处的步行街入口往里走,惊喜地发现,曾经随处可见的地面黑色污迹没有了,原先街道两旁摆地摊的商贩不见了,也没有商铺用高音喇叭播放嘈杂的流行音乐或是促销信息。取而代之的是三三两两的市民在干净整洁的街上不疾不徐地走着,也有不少市民在街道两旁的石凳上歇脚,他们或轻声交谈,或安静地看着报纸、手机。家住附近的邓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原来这条街上人挤人,乱摆卖,占道经营比较严重。还有人到步行街遛狗,宠物狗在街上大小便,又脏又臭,居民都对此意见很大。现在环境大变样了,真的非常开心。”
“之前摆地摊的那些小贩,总是在门店前叫卖,影响顾客来店里购物的心情,而且很多时候,那些小贩一走就留下一地的包装袋、包装纸,还得我们来打扫。”小兰是步行街一家服装店的店主,对于小贩乱摆卖,她也表示不满。
城管人员天天不定时间不定路线巡查
“步行街是我们惠州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我们希望通过对步行街的整治,以点带面,建立步行街及其周边区域市容环境管理的长效保洁机制。”市环卫局环境卫生管理科科长吴梓鑫说,桥西环卫所已经联合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西湖执法队、步行街管理处对步行街内市民、游客、商铺进行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卫生意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有效减少了临街店铺乱丢垃圾的现象。同时,环卫部门还将加大环卫设施资金投入,完善环卫设施建设,步行街现有的50个分类果皮箱将被更换成容量更大、环保、实用的钢结构分类果壳箱。此外,为提高保洁员的工作效率,环卫部门还将购置一批电动保洁车、密闭手推保洁车代替原有的手推式板车,减少在保洁、收运垃圾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在保洁员和市民共同努力下,市区商业步行街变得干净整洁。
据介绍,步行街原来有15名保洁员,这已是最高级别的标准配置,但步行街垃圾量和保洁强度远超过想象,最高级别配置也难以保证步行街的保洁质量。为做好步行街日常保洁,保洁员已经增加到21人,同时,还将加大机械清扫力度,每天上午下午都安排机械清扫,同时增加路面清洗频次,从原来一周一次增加到一周两次,使得路面保持干净整洁。此外还协调园林部门,加大对树头花圃的清扫保洁力度,较大改善花池变垃圾池的状况。
吴梓鑫表示,步行街的环境卫生需要市民的共同努力,接下来环卫部门还将制作公益广告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市民互动,公布投诉电话,接受市民的投诉建议。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西湖执法队北门网格组副组长陈炎佳告诉记者,为改变步行街乱摆卖、乱搭建、超门线经营、非法设置广告招牌、乱停车等乱象,执法人员整合力量编排了2个网格组共26名执法人员,每天三班倒不定时间、不定路线巡查,加强管控,目前成效显著。
市民点赞:“逛街的心情更好了”
小李的小吃店开在步行街经营有些年头了,他说过去那些流动的小吃摊点一个挨着一个,使得原本就不太宽阔的道路更加拥挤不堪,如今那些摊点没有了,“大家逛街的心情更好了,来我店里的客人更多了。”
市民陈婷感慨地说:“很高兴看到步行街变得这么美,希望以后都能如此美丽下去。”
对于商业步行街的变化,市民和临街商铺店主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称赞。“现在街道感觉明显干净多了,店面也感觉上档次了,没有乱摆乱卖的小贩,人来人往感觉也更通畅了。”在步行街开服装店的老板陈女士高兴地说,街道环境变好了,来逛街购物的市民也会有所增加。
“以前的步行街乱摆乱卖现象严重,路面到处是垃圾,有的市民来步行街遛狗,任宠物狗随地大小便,脏乱臭的情况让人望而却步。”居住在中山南路的市民陈婷感慨地说,如今看到商业步行街变美,有高大上的感觉,感到很是高兴,“希望以后步行街都能继续如此美丽下去。”(记者 黄珊 骆国红)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