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除尘喷雾机正在作业,降尘效果明显
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郑州上上下下在行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基层样本。
面对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带来的严峻的大气污染治理形势,怎么样打赢这场攻坚战,还百姓一片蓝天,惠济区长兴路街道办事处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全员上阵 聚力攻坚】
机关干部24小时蹲守工地
长兴路街道始终把扬尘治理工作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来抓,与其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成立了街道扬尘治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包街道的县级领导率先垂范,下沉到一线,分包联系在建工地,街道科级干部每人分包联系一个在建工地,协调落实扬尘治理工作;每个在建工地派驻两名机关干部,实行24小时蹲守工地制度,定人定岗定责,切实做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在全街道范围内形成领导亲自督战,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确保扬尘治理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全力以赴 多措并举】
仅一个街道办
就投入约400万元
长兴路街道始终以“六个100%”为标准,采取“六项措施”,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约400万元,共铺设防尘网150万㎡,设置围挡13万㎡,绿化8.7万㎡,配备了9台小型除尘喷雾机,1台大型除尘喷雾机,在辖区内主次干道不间断流动作业,全天候除尘降尘。
健全督查制度和奖惩制度。成立了扬尘治理工组督查组,建立了日巡查日督查制度,对每日督查的结果,以简报的形式每天发放至办事处各部门,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成效明显的给予奖励,对工作中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失职渎职者严管重罚。
加大老鸦陈村拆迁现场的整治。在老鸦陈村拆迁现场实行1∶1配备洒水车量,每个拆迁点配备一台洒水车,实施降尘拆迁,对较远距离、场地条件不足、洒水车难以进入的拆迁现场,专门配备消防水管洒水降尘。对拆迁现场、施工工地及黄土裸露的地方不留死角,实行全部硬化、绿化或防尘网覆盖;对拆迁现场设置连续无缝隙围挡,隔绝施工现场,实施封闭施工。
加大生活垃圾的清理力度。增配40名保洁员,分为3班,24小时轮流上岗,对辖区各类垃圾及时清理,日清日结,不留卫生死角。
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协调区城管执法局、城建局等职能单位,在辖区内开展联合执法,加强燃煤污染治理,坚决取缔露天餐饮点、烧烤点,一处不留。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未安装密闭式装置车辆易扬尘的,禁止上路行驶;对未采取任何扬尘防治措施的工地,坚决予以整治、关闭、取缔。
【成效明显 后续保障】
拆迁工地建筑垃圾
实现全覆盖
自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以来,长兴路街道辖区生活垃圾已做到日产日清,居民怨言明显减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在老鸦陈村拆迁工地,虽然拆迁后的建筑垃圾暂时不具备清运条件,但长兴路街道克服种种困难,对建筑垃圾使用防尘网全覆盖;同时,拆迁工地实行封闭拆迁,整个拆迁工地较之以前有了更大改善。
当然,这仅仅是工作的开始,下一步长兴路街道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大监管力度,不遗余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后续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蓝天保卫战
上下一心
坚决打赢攻坚战役
面对大气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长兴路街道机关干部也是斗志满满、信心十足。长兴路街道党工委常务副书记耿建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其他重点工作多么繁重,都要保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大气污染扬尘进行治理。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如何长期坚持?惠济区副区长、长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赵登义说:“办事处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持续加大投入和宣传,引导全社会各个方面积极参与,为惠济区、郑州市环境改善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还辖区居民一片洁净的天空。”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