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丕街道围绕“打造金南高档生活区,建设和谐幸福新王丕”的发展目标,坚持以打造新环境、弘扬“孝”文化、引领新风尚等为重点,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工作,辖区路网建设、社区功能、居住环境逐步改善,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破解“三大难”打造新环境
“以前这儿是个垃圾坑,又脏又乱,气味很大。现在这有建成文化广场了,空气很好,我早晚都来这逛逛,锻炼身体。”近日,记者在王丕街道李故楼村文化广场前见到了李根启老人,他高兴的地告诉笔者。
为切实改善逐辖区环境,王丕街道各部门通力协作,围绕“脏乱差”,打好“组合拳”,积极开展辖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力打造新环境。先后争取各级资金,购置垃圾桶520个,雇用保洁员55名,雇用垃圾清理工人80人,动用2台挖掘机、1台垃圾清运机,共清理全街道村庄的主街道、小街巷堆放秸秆1000余处、沟塘坑渠60余个、清运垃圾450吨,现已完成孙店、孙庄、李故楼、于庄等29个村庄的综合治理,全部通过县级验收达标。正在进行金司路沿线立面墙体改造、人行道花砖铺设、广告牌统一制作等。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多功能农贸市场一处,清理流动摊点200余个,清除户外广告100余块,街道及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四德工程”传递正能量
“那不是老李家的儿媳妇呀,她上榜了。”“当然了,她照顾老人这么多年,上榜是应该的。”近日,在王丕街道李故楼文化一条街旁,“善行义举四德榜”展板吸引了很多群众驻足讨论。
一个模范,就是一根标杆,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如今,走进王丕街道各村庄,“四德榜”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了解,自全市“四德”工程建设开展以来,王丕街道围绕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群众代表会等方式,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深入挖掘善行义举,对涌现出的道德典型、先进事迹进行张榜公示和宣传表彰,为文明城市创建增添了新动力。目前,全街道村庄均建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如今,见面相互问候、发生误会时相互主动道歉的现象逐渐增多,文明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公益服务”引领新风尚
每个周五下午,在王丕街道众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一批食用菌种植技术人员定期为村民免费开展专业指导,他们仅仅是凫山街道众多志愿者团队中的一支。
2014年来,王丕街道始终坚持把开展村级事务公益服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成立了巾帼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健康小分队等10支志愿者服务团队,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服务为重点,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用爱心传承文明,用真情奉献社会,用行动践行诺言,全力打造爱心街道志愿者服务品牌。元旦前夕,组织志愿者60余名开展了“环境整治”活动,走上街道清理垃圾、非法小广告等。目前王丕街道村级事务公益服务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老百姓赞不绝口。(通讯员 刘羡)
编辑: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