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古有花木兰,今有“鱼复娘子军”。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女性的地位逐步提升,“美娇娘”们不愿再“主内”了。重庆奉节县鱼复街道步云社区就有这样一群“俏佳人”,她们凭借自己的努力,投身社会,辛苦创业,用自己的双手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大学毕业,成功创业挥洒青春
步云社区居民夏东晓,别看她是一位年轻的90后姑娘,在校期间她就喜欢投资经营,她利用自己所学的营销知识和其他同学一起经营小规模服装生意,并积累了人生的第一笔资金。
2012年,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大学毕业后正是她大展拳脚的时候,她利用大学里面积累的所有资金加上申请来的一笔小额贷款,在夔州路422号经营一家规模较大的皮鞋皮具店,并聘请了4名女员工。凭着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吃苦肯干的精神,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内就还清了8万元贷款,还创下了良好的信誉记录。
2014年,尝到甜头的她,决定扩大经营规模再开分店,利用大学生自主创业可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0万元优惠政策,在县城施家梁又开设了蜘蛛王皮鞋店、人和街澳伦皮鞋店,并带动了8名下岗女职工、3名大学毕业生就业。由于她勤奋努力,不怕吃苦,几年下来,夏东晓在鞋店经营项目上净赚近50万元。
“能成功创业,除了自己努力外,离不开政府的优惠政策的帮助,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将鞋店做大做强,提供更多的岗位,为更多失业妇女就业。”夏东晓用她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崇高的心声。
如今,随着电子商务经营的兴起,夏东晓本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又在互联网上经营起微商,努力追求她的“创业梦”。
下岗女工,艰辛创业散射激情
社区居民陶山红,70后,原乡企煤炭公司职员,随着公司倒闭,1993年下岗后,身无分文的她向亲戚朋友筹集2万元只身下海,开启了做服装生意的人生道路。
毕竟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缺乏经验,家中老父又卧病在床,初期创业,亏得血本无归。望着门可罗雀的服装店铺,陶山红没有气馁,擦干眼泪,汲取教训,再次狠下心来艰辛的打拼。
“在哪里摔倒的,我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她发誓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家致富。在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中,经过悉心经营,终于在1995年净赚3余万元,这是陶山红创业以来挣得最多的一次,这一年她还为自己备下了一份精美的嫁妆。
成家以后,她老公陈祖军不久也从糖酒公司下岗,于是两人共同经营起服装店来。十几年来,加上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她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为扩大经营,两人先后争取到小额贷款20万元,在夔州路开了一家“波司登”羽绒服门市和专营高档貂皮大衣店面,带动了跟她相同遭遇的6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如今,年满四十岁的陶山红,生活中一如既往的低调、节俭,她曾直言她的骨子里充满着一股“狠劲儿”,她每天起早贪黑,从不松懈,虽然她“摔倒”过,但她每一次“摔倒”了都能及时地“爬”起来,正是这股狠劲儿精神,使她成了许多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风向标”。
街道重视,帮扶创业彰显魅力
“基层妇联工作不可忽视,务必把妇女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宣传到位,帮助失业妇女就业创业发家致富。”鱼复街道相关领导曾多次强调。
近年来,为了帮助妇女再就业,鱼复街道步云社区妇联组织了31名志愿者经过长时间的走访摸底,了解到社区内待业妇女共有731人,积极牵线搭桥,组织失业妇女参加各项技能培训,并推荐就业。如今,步云社区共有520名妇女实现了再就业。
鱼复街道步云社区还大力开展了小额贷款帮助妇女创业活动,切实解决有一技之长、缺乏流动资金的妇女筹资难题。2014年,社区妇联帮助失业妇女小额贷款29人,贷款金额240万元,支持她们扩大经营范围或新创业。(通讯员 吴云桃 柳奎林)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