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开县长沙镇:美丽乡村展新颜 和谐新景入画来

2014-10-27 09:59:42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作者:SystemMaster
现代农业水果产业


生态,是开县崛起的优势,也是开县发展的内涵。
在开县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生态的引领作用亦然。
开县长沙镇位于开县南部,地处浦里河中游,南靠铁峰山脉毗邻万州。在这个幅员面积 136平方公里的重庆市市级中心镇、开县四个小城市之一的土地上,用生态引领,让群众享受蓝天白云,喝上安全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坚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为城乡居民创造一个舒心舒身、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一直都是长沙镇坚持不懈的追求。
近年来,长沙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分类指导、梯次推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新路。
基础设施大变脸百姓出行露笑颜
一片片浓绿的柑橘林挂满了金黄的果实,一排排现代美观的小洋房让人赏心悦目,整洁的硬化公路贯穿全村,卫生的自来水直接入户,猕猴桃基地里农民们干劲十足……走进开县长沙镇齐圣村,难以相信眼前的和谐景象竟然出自一个小乡村。
“我们村幅员面积11.9平方公里,共有10个组,目前正在准备将全村公路全部硬化。”走在干净整洁的硬化公路上,齐圣村党支部书记熊尚兵边走边介绍。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方便快捷的硬化公路确实给齐圣村村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村民熊阳松是柑橘种植户,过去公路是烂泥巴路,一到柑橘成熟时,他就焦急无比。“过去,果子都已经挂树了,但因为公路不通,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柑橘烂在家里。现在,自来水入户了,公路硬化了,生活、出行都方便多了。”熊阳松表示。
一排排崭新的房子拔地而起,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公路环绕山间……整洁、宽阔的硬化公路,现代的房屋构造,为齐圣村增添了几多色彩。几年来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村民们安居乐业。据长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齐圣村新建人饮蓄水池6处,新安装农电变压器11台、容量750千伏,倒房重建工程惠及10户38人,2005年修建5200余米清水堰,整治了一座小二型水库,目前可灌溉800亩农田。
据悉,长沙镇自2011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以旧村改造为实质,以生产和居住相对集中为关键,以土地合作和就地置换为保证”的要求,坚持将“完善基础设施、注重建筑风貌、培育特色产业、搞好生态环保”四项工作有机结合,不断进行探索,通过美丽乡村和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建设,逐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农村资源的集约和有效利用。
齐圣村的转变只是长沙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1个缩影。
近年来,长沙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架设了340盏街道路灯;建成了7座公厕,新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一个,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建起了日供水3000吨的自来水厂;增设了消防安全设施;铺设了20公里的天然气输气管道,生活燃气率达到了89.2%;新建110千伏变电站,架设了35千伏安的供电专线;安装了加密闭路电视和数字程控交换机。镇内有长沙广场、滨河走廊、桔林公园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健身场所,并建有农贸、工业品、柑橘、生猪、木材交易市场,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扶贫搬迁住新房
新村宜居又宜业
“哪里想得到嘛,只付了2万元,就住上了价值11万元的新楼房。”望着自己的新家,长沙镇福城村的村民陈荣贵难掩笑意。
像陈荣贵这样的案例,在长沙镇并不少见。2011年,在县政府的引领下,长沙镇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对旧村进行改造,实施扶贫搬迁,现已全面推进了福城村、齐圣村、左元村、长沙村4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这四个村694户、2880名村民住进了新房。
与此同时,长沙镇目前已启动兼善村、狮子村、马鞍村、谭银村、桔香村等美丽乡村建设,并计划5年内全面建成除城市规划区5个村(社区)外的20个美丽乡村。
一栋栋崭新的小洋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山脚下,休闲健身广场上几位老人在锻炼,幼儿园里铺上了崭新的塑胶操场。在长沙镇,处处可见这样的和谐画面。
“住在新楼房里要舒服得多,生活也更方便了。”提及美丽新居,左元村75岁的村民熊天明开心地说,以往他住在半山腰,洗菜洗衣是用水池储蓄的雨水,剪头发、买火柴都要走2个小时山路到山下去。如今,输水管道通到自家门口,商店、理发店就在街边,闲暇时走几步就能与乡亲喝茶聊天。熊天明称,“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安逸得多。”
近年来,长沙镇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平台、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探索中国西部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以生产、生活相对集中为关键,以人口梯度转移和土地合作为推动,以土地调整和地票储备为保证,通过“土地相对集中搞规模经营,农房相对集中搞品质居住”,集中实现农村生产关系的新一轮调整,推动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极大改善,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除了让百姓安居,还要让百姓乐业。
“以齐圣村为例。我们在建设新村的同时,也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园。”长沙镇相关负责人说,新村里的农民,多数都是从山上搬下来的。在搬下山的同时,也把山上的承包地作为股份,加入村里红心猕猴桃种植股份合作社。
该负责人介绍,村里通过组建股份合作社,规划在海拔500到800米的山坡地上,建3000亩红心猕猴桃园。目前已通过股份制的方式,栽种了1500亩。同时,利用新村里农民居住后多余的房屋、村里海拔1100多米高山上的一座小二型水库和万亩森林等生态资源,发展以避暑山庄为主的旅游产业,拓展村民增收渠道。
“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我们就是要突出好吃、好住、好看、好游、好购的‘五好’标准。”该负责人称,为了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建筑风貌、培育主导产业、搞好生态环保“四项统筹”,长沙镇还聘请了专业团队进行高端规划,因地制宜,将美丽乡村定位为集休闲、观光、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打造建设标准严格、建设品质优良的“百年工程”。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共振效应,长沙镇也因此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生态开县的缩影和经典。

编辑:麦穗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