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柜木村值班村干部在为村民办事。
“我们以前到村上办事就是担心找不到人,有时候电话联系不上,还要跑到村干部家里去找。”近日,万木乡柜木村8组村民侯碧香和老伴因补办结婚证需要到村里开证明。当她提前给村民委员会文书田华利打电话“预约”办事时间时,被告知现在实行村干部坐班制,随时都能找到人。
万木乡乡长毛胜轩说,以前村委会办公室没人值班,老百姓去办事常常找不到人。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万木乡结合实情,严格贯彻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彻底解决了“老百姓办事找不到人”的现象。
万木乡位于我县西南边陲,渝黔交界处,全乡辖8个村2.4万人,群众居住分散。以往,村干部除了处理村里的大事小事,还要忙活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尤其是在农忙季节,村委会常常唱“空城计”,村民们要办事,得满村找人,非常不方便。
今年,万木乡推行村干部坐班制,要求村干部和工作人员轮流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办公,每天必须保证有1人值班,法定节假日也不例外。如遇赶场天,除了值班人员外,至少还有一名村干部坐班,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
目前,坐班制内容还在不断丰富,从解决村民日常纠纷矛盾、做好各项事情上传下达外,还延伸出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务工讯息发布、村务咨询,以及代办各种审批事项等。据了解,坐班干部还要写坐班日记,并按照“谁受理、谁处置、谁反馈”的原则及时处理日常事务,保证受理事项件件有回音、件件能落实。
毛胜轩告诉记者,随着坐班制的推行,村干部们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大家对老百姓提交的事项,都争取现场办理,不能现场办理的也会耐心告知办理期限,对无法办理的重大问题也会及时向乡党委、政府汇报,“这样一来,上下沟通更加顺畅,老百姓感到干部是真正为民办事,满意度越来越高。”
“村干部坐班制就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不仅办事有地方,还有了反映问题的平台,有了倾诉的对象。”在柜木村便民服务中心,侯碧香连连称赞。她只花几分钟时间,便将证明办好。
据统计,自上月实行村干部坐班制以来,万木乡全乡村干部共为群众办理学生困难证明、计划生育咨询、大病救助、户籍证明等民生事宜500余件,答复上门咨询上千人次,解决民事纠纷30余起,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编辑:麦穗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