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柱东南部的七曜山山脉上,有那么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新乐乡。以中山地貌形态为主的新乐,境内崇山峻岭、坡陡沟深、小溪纵横,并拥有“三扇石门两扇开,美女无夫自怀胎,关刀一举人头落,人头落地买卖滩”的关刀岩景观,有生物古化石遗址“花石头”风光,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毛滩河电站……】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为了帮助当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近年来,新乐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特色兴乡,绿色富民”的发展思路,狠抓粮食生产,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特色产业为支撑,重基层、打基础、抓特色,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便捷的交通,畅通的信息,使新乐乡“通信靠吼,交通靠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以交通为枢纽,以信息为先导,该乡党委政府在促进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大林多资源优势发展产业经济。
青山绿水是新乐乡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当地最大的资源优势。据介绍,新乐乡的耕地面积只有6445亩,而林地面积却有17285亩。通过不断地探索,该乡因地制宜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让山林变成了当地群众真正的“绿色银行”。
花甲老人创业饲养长毛兔
产业发展形势喜人
随着通村道路网络的建成,通信配套设施的完善,新乐乡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念起了致富经,并在多个领域出现了创业带头人、领路者。
烤烟、畜牧业、马铃薯、中药材是新乐乡最具发展潜力的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今年,该乡种植烤烟1400亩,可望实现产值520万元以上;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肉牛存栏600多头,山羊存栏1000多头;中药材产业方兴未艾,根据地多人稀的特点,成立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整村成片种植前胡、黄连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6.67公顷。
“新乐的希望在林,速度在畜,如果只发展传统农业,新乐人民很难真正的富裕起来。”该乡党委书记余文金如此说道。
为此,该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乡、村、组干部到周边乡镇考察学习特色种养业,发展肉牛、山羊散养业等,并成立家庭农场,形成了乡域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的良好发展局面。
件件实事惠及民生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乐乡党委政府切实把民生实事工作摆在首位,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加快推进“解决农村饮水、农村行路问题”等民生实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秉承着这一思想,该乡党委政府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公路通户率达93%。目前,该乡最后一条通村公路红河路硬化工程已启动,改变了当地“天晴一个坑,下雨一滩泥”的恶劣出行条件,打通了多条“断头路”,优化升级了公路网格,明显改变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同时,该乡新修人畜饮水池4口,解决了800多人安全用水问题,让广大群众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新场镇一角
场镇建设悄然巨变
场镇风貌是展示乡镇建设的窗口,该乡党委政府按照功能完善、风貌统一、打造精品等发展思路,对新场镇开发进行合理布局,完善场镇建设的详细规划,力争三十年不落后。
近年来,该乡先后投入了100多万元完善了人行道、绿化带、路灯等相关配套设施,完成了场镇立面整改,扩大了场镇规模;对场镇房屋的结构、外观也实行了统一的风貌建设,一律采用木门木窗,并雕上精美的图案花纹,形成了一道特有的靓丽风景线。
在加强新场镇建设的同时,该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高山移民政策,动员边远的贫困群众,吸引周边乡镇乃至于湖北的群众到新场镇建房兴业、安家立户,并为他们安居新乐、扎根新乐创造优越条件。
“像我们这种一直在外漂泊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家”来至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村民35岁的任凤说到定居新乐,脸上颇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勇气和坦然。多年前,经亲戚“牵线搭桥”,她和丈夫来到新乐从事销售和维修家电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到3年时间,他们就在新场镇上修起了一栋两楼一底的房子,随后两孩子也在此出生。
如今,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新乐乡大力实施场镇精细化管理,使场镇秩序更加规范,场镇档次不断提升,并利用区位优势资源,推动着乡域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编辑:麦穗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