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庐江县柯坦镇近来一直在思考如何个性化地帮助村民脱贫。据该镇党委负责人介绍,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镇利用“对症下药”式的工作形式,围绕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确定帮扶项目,协调落实资金跟踪服务。
扶贫也要对症下药
“所谓的‘对症下药’式个性化服务,就是在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照每个贫困户实际情况定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和发展方案,发挥贫困户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把各项政策真正落实到贫困户。”该负责人介绍称,目前,柯坦镇已帮扶50户贫困户,今年将有20多户彻底地脱贫,并有5户贫困户自己脱贫致富的同时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
从落魄建材商转型养殖大户
柯坦镇城池村土院村民组贫困户尹家来前几年在本村民组经营建材生意,由于妻子身体不好,加之农村建材市场萧条,成本难以回收,他一心想转行继续创业,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和项目,村党总支书记樊中文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联系,并根据其家庭实际情况制定了以水稻种植和水面养殖为脱贫致富方案。
随后不久,镇里帮助尹家来流转了520多亩田地,为其进行高产水稻和苗木花卉种植,去年秋季城池村委会利用一事一议资金对土院村民组附近的3口当家塘进行了兴修,为了鼓励他致富,今年将已兴修好的3口当家塘承包给尹家来进行养鱼,在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下,镇村干部帮助申请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项目启动后镇村干部跟踪服务,并帮申请成立了“家来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家庭年纯收入有望达到5万多元。
你有技术 我帮引导致富
柯坦镇早岗村杨屯村民组贫困户张富顺,因妻子患间隙性精神病,无法劳动,每年花去大量的医药费,致家庭困难。他本人虽有养殖技术,但是无启动资金,村总支委员梅松友联系他家后,帮其制定了脱贫致富方案,帮助协调贷款2万元和养殖地点,目前存栏220多头猪,年出栏可达380多头,家庭年纯收入有望达到8万多元。
如今,柯坦镇按照“一对一”帮扶要求,把全镇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与贫困户实行“对号入座”,帮助村民自立致富。
编辑:麦穗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