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野狍驯养管理技术

2013-06-17 10:18:50  作者:SystemMaster

野狍俗称狍子,学名矮鹿,属双蹄目鹿科动物,现为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因其全身无肥膘肉质纯瘦、享有“瘦肉王”之美称,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为高级野味佳肴,同时也是高效创汇产品。因此,掌握野狍的饲养及繁殖技术,不仅有利于保护野生资源,也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探索出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一、建圈舍

狍圈一般建在庭院内向阳、通风处,做到冬暖夏凉。圈舍由运动场和卧室组成。运动场为敞棚结构,外围墙高2米以上,为防逃跑,墙头可压盖柴草。总体要求每对狍圈舍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圈内设喂食槽和饮水槽。野狍冬季不怕冷但夏季怕热,因此夏季要有遮阳设施。

二、喂食

成年狍日粮配方为:草粉400克、麸子150克、玉米面150克、豆饼50克,7~10天喂一次盐,拌入饲料中即可。夏季适当补喂些青饲料。草粉由树叶、谷草、豆秸等组成,要求品种多、不霉变。

三、饮水

野狍饮水不定时,饮水槽内应保持有水,且一天一换。饲喂野狍要定时,一般夏季每天喂4次,冬季每天喂3次,喂食量以不再吃为准。

四、预防疾病

狍的抗病力强于任何家畜。尽管如此也不能轻视疾病的预防。平时应注意禁喂不洁、霉变饲料,水槽、食槽天天清洗;每天清扫圈舍,夏季多用干土或小灰铺垫地面,保持干燥;每月用火碱或生石灰20%,加水80%全面喷洒一次圈舍,并谢绝外人入内参观。

五、繁殖

繁殖公母狍平时饲养,按14比例最适宜。母狍难产时异常温驯,人可近前顺势匀力拉羔腿助产。野狍母性特别强,产羔后立即舌舔羔毛并自行喂乳,约1~2小时胎盘脱落,母狍自行吃掉以补其身,这是由野狍特性决定的。

六、哺乳

哺乳期开始每天给母狍增加150克精饲料,7天后增加到200克。同时添加些奶粉、骨粉等动物蛋白,另外再添加些青汁饲料。

七、采食

狍羔7天后有吃土的习性,要选半荫地干净土约1筐,堆放在圈内墙角处供其自行采食,狍羔约15天开始采食,60天脱离母乳。当年可长到25千克以上,第2年即可配种,到2周岁以上时产羔。

编辑麦豆责任编辑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