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红提葡萄主要病害防治

2013-06-17 10:03:49  作者:SystemMaster

近年我国大面积引种美国红提(又称晚红、红地球)葡萄,该品种以丰产、粒大、色艳、风味好、耐贮运等特性赢得广大果农及消费者喜爱。但红提葡萄抗病性弱,特别是进入雨季,易感黑痘病、霜霉病等,一旦感病,将直接影响果品的产量和品质。

一、病害防治

1、霜霉病

霜霉病孢子靠水传播叶片气孔侵染,雨天或高温时夜晚结露,有利于霜霉病扩散。霜霉病的防治,在有“水”的条件下应加大防治力度,早期以早霜灵、甲基播种期布津及易保等药剂为主,在雨后或湿度过大时及时喷药防治防护。

2、白腐病

主要危害果柄和穗轴,红提1~3年生枝蔓上也可侵染。该病菌一般存在于园内土壤中。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⑴春季出土时对全株喷布3~5度石硫合剂预防。

⑵防止雨水上溅感染,在栽培方式上采用棚架,0.8米以下不留枝蔓。

⑶白腐病孢子遇水时可从根系土壤中蔓延至树杆,进而浸染树体。在初夏要注意主干中下部的喷药防护切断其传播途径。如果遇冰雹等天气要及时用药剂对伤口等进行防治。可采用50%瑞毒锰锌600~800倍喷布。

3、灰霉病

在红提葡萄的生长期发生与害持续的时间最长,且来源广泛。气温在2摄氏度以上时,灰霉病就有可能发生,从萌芽到果实贮藏消费都有可能感染灰霉病。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即花序分离落花后,上色期直到食用前。在湿度较大或有水的条件下易发病红提易感灰霉病,对穗形和品质及产量都有很大影响,防治以内吸性治疗剂为主,在花序分离期到落花前2天使用一次农药,另外在套袋前喷药最好。如不套袋可在着色达3~5%时喷药预防。药剂以65%甲霜灵600~800倍或80%代森锰锌400~600倍液均可。同时应做好红提葡萄果实贮藏期的防护,尽量避免二次感染。

4、根系病害

在暖冬根系活动剧烈消耗过多养分,或冬季持续低温影响根系养分积累,都可能引起根系病害。结果量过大时,致使毛细根死亡,养分难以吸收与合成,根系吸水能力差,叶片青枯,主要是由土壤状况等综合因素引起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严格控制负载量,用甲托600倍液灌根或增施腐殖酸类肥料,可改善根系功能。

4、葡萄褐斑病

该病为害叶片。根据病斑大小和病原菌不同可分为大褐斑和小褐斑 症状:大褐斑,病斑近圆形,直径3~10毫米中心有深浅间隔的褐色环纹,有时外围有黄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及背面散生深褐色霉层。小褐斑,病斑褐色近圆形,直径2~3毫米,大小一致。后期于病斑背面产生深褐色霉状物。 防治:于发病前或发病期用下述药剂防治:

5%代森锰锌800倍液。

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

⑶农抗120·200~300倍液

六、葡萄黑腐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嫩稍和幼果 症状:此病在叶片病处,表面呈现针尖状红褐色近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中央呈灰白色,外部褐色,边缘黑色。后期病斑上生有许多黑色颗粒小点,沿病斑排成环状。 防治:于发病前或发病期用下述药剂防治:

150%的福美双500~700倍液

2、农抗120·200~300倍液

375%的百菌清600~800倍液

七、葡萄黑痘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嫩稍和幼果 病症:叶发病初期出现针尖大小红褐色小斑点至黑褐色小斑点,周围有淡褐色晕圈,以后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中央呈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褐色。后期病斑中部叶肉干枯坏死,出现穿孔;叶脉受害呈多角形病斑,造成叶片皱缩畸形。于发病前或发病期用下述药剂防治:

150%的多菌灵800倍液。

275%的百菌清800倍液

3、农抗120·200~300倍液

二、注意事项

1、及时清除果园杂草、病枝、病叶。

2、注意果园排水和通风透光。

3、药剂配制剂量要准确,搅拌要均匀,防治时间要及时。

4、除农抗120外,其它药剂要循环和交替使用。

5、无病时可喷施10.5240的波尔多液,对叶片起保护作用。

6、喷施农抗120,一定要在发病初期使用。

编辑 麦豆 责任编辑 郝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